工作动态
南充市情
查阅更多 >
  南充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位于成都、重庆、西安三角经济区要冲,地处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国家规划确定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川陕革命老区重要节点城市。解放初期为川北行署所在地,胡耀邦同志是第一任行署主任。南充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经济总量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中国制造业最优投资环境城市、久负盛名的 “绸都”,是川东北唯一同时设有海关、商检、外管的城市。   南充市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千米,南北跨度165千米,东西跨度143千米,东邻达州市,南连广安市,西与遂宁市、绵阳市接壤,北与广元市、巴中市毗邻。全市辖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3区和西充县、南部县、仪陇县、营山县、蓬安县5县,阆中市由四川省直辖,南充市代管。   2018年末,全市人口760万,南充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7万人,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14%。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006.03亿元,列全省第5位,在川东北率先跨入“2000亿俱乐部”。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4.73亿元,列全省第2位。   
查阅更多 >
顺庆区情
查阅更多 >
  南充市顺庆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中游西岸,位于北纬30°41'—31°16',东经106°—107°1'。东临嘉陵江,与蓬安县、高坪区隔江相望;北与南部县、西充县接壤;西与西充县和嘉陵区毗邻;南连嘉陵区。南北长38.5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542.46平方千米。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丘陵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倾,海拔在270~513米之间。境内河流属嘉陵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嘉陵江、渔溪、潆溪、西河等。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宜农。
查阅更多 >
高坪区情
查阅更多 >
  高坪区地处四川省东北、南充市东南部嘉陵江东岸。东邻蓬安、岳池两县,东南、南与岳池县、嘉陵区接壤,西南与嘉陵区隔江相望,西、西北、北与顺庆区依江相连,北、东北与蓬安县交界,行政区域面积806.14平方千米。区境有一江六河,全区水域面积75470亩。嘉陵江区境段水能理论蕴藏量37万千瓦,可开发量18.8万千瓦,已建成青居、小龙门、凤仪三座水电站。矿藏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矿产7种,包括金属2种,非金属3种,能源2种。尤以岩盐、建材储量巨大,易于开发利用。2017年,全区耕地35856公顷,林地26240公顷,森林覆盖率32.6%。区境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有植物资源580多种。其中:乔木树种30科110余种,灌木50余种,成片分布的以柏木纯林、桤柏混交林、松树林为主;经济林木以柑桔、桑树、大枣、杜仲为主,有核桃、柚子、桃李杏梨及油桐等。现有动物资源240余种,其中:野生动物44种,包括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黑鹳、金雕、四川鹧鸪3种,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鸳鸯、苍鹰、长脚秧鸡、雀鹰4种。
查阅更多 >
嘉陵区情
查阅更多 >
  嘉陵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南充市西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地处东经105°45′0″—106°0′0″之间,北纬30°27′30″—30°52′30″之间,行政区域面积1179平方千米。北靠顺庆区,南邻武胜县,东连高坪区,西接西充县、蓬溪县,位于川中台拱构造单位之内,区内侏罗系红尘分布广泛,且地质构造稳定。全境位于南充市北部低山区以南的南部丘陵区内,地势从北向南逐渐降低,海拨由500米下降到256米,地貌由高丘逐渐变为低丘或低丘平坝。全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宜农。境内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空气湿度大,年均相对湿度为79%,境内多雾。年平均风速在1.2米至1.7米/秒之间,一年中无风的时间在50%以上,是全国著名的小风气候区。全区多年平均径流深330多毫米,人均拥有水量仅688立方米。嘉陵江的水能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流量为658立方米至891立方米/秒。地下盐矿资源丰富,盐层厚度大于100米,氯化钠含量260克/升以上,一级品率97%至98%。境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较为丰富,叠系中统雷口坡组气藏储层厚10米左右,地质储量2亿立方米/平方千米,地处该气藏的李渡镇有闭合面积14.5平方千米,地质储量约29亿立方米。区内动物主要有家禽家畜、野生脊椎动物、野生无脊椎动物。药用或食用的主要有田螺、河蚌、蟹等,益虫主要有蚯蚓、金小蜂、赤眼蜂、螳螂等。重要的粮食作物有禾本科的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旋花科的红苕,豆科的大豆、蚕豆、豌豆、花生等种植普遍。区内用材植物品种主要有樟树、罗汉松、枫香等。全区的经济植物主要品种有桑树、油桐、柑桔、板栗、樱桃等。2017年,全区耕地面积近60000公顷。
查阅更多 >
阆中市情
查阅更多 >
  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介于北纬31°22′—31°51′、东径105°41′—106°24′之间,东毗巴中市、仪陇县,南邻南部县,西接剑阁县,北连苍溪县,2018年全市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西北毗连剑门山区,东北紧接大巴山区,由川北低山区逐渐向南过渡到川中丘陵地带,为低山、丘陵、河谷平坝地貌,地质构造为新华夏系一级沉降带。全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嘉陵江由北至南纵贯市境中部,东河、西河、构溪河、白溪河及160多条小溪沟,分别由东北、西北两侧汇入嘉陵江,地表水系发达,土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龙泉镇的天冒水山海拔888.8米,为全市最高点;最低处为嘉陵江猫儿井段,海拔328米,境内相对高差560.8米。2017年境内年平均气温18.2℃,与历年平均值16.9℃相比偏高1.3℃;年极端最高气温39.5℃,与历年同期极端最高值40.6℃相比低1.1℃;年极端最低气温-3.3℃,与历年同期极端最低值—3.4℃相比高0.1℃。年总降水量868.6毫米,与历年平均值1026.9毫米相比偏少33%;年总日照时数1283.3小时与历年平均值1129.6小时相比正常偏多15%。   
查阅更多 >
南部县情
查阅更多 >
  南充市南部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位于北纬31°04′-31° 40′和东经105°27′-106°24′之间。县境东接仪陇、蓬安,西邻盐亭、梓潼,南靠西充、顺庆,北连阆中、剑阁。   县城位于国道212线(兰州─重庆),省道101线(成都─南江)、204线(南部─渠县)和正动工修建的兰渝铁路((兰州—重庆)、南广高速(南充—广元)、成南高速(成都—南部)、巴南高速(巴中—南部)的交汇处,与成都、重庆三点连线呈等边三角形。   南部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县境内丘陵起伏,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298—826米,东西分布着大巴山余脉和剑门山余脉。地貌多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均海拔高度400—600米。主要河流嘉陵江由正北向东南贯穿境内,流长78公里;其支流西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流长202公里。   全县幅员面积2229平方公里,耕地7.8万公顷,林地9.5万公顷。   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秦岭、大巴山脉形成天然屏障,北方冷空气不易入境,所以境内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季风显著,雨量充沛;虽日照偏少,但四季分明。一般特征是:春早,回暖不稳,少雨,常有春旱;夏热,雨水集中,分布不均,常是旱涝交替,旱多于涝;秋短,降温快,绵雨显著;冬干,少雨,气候较温。县内四季起止时间大致为:春季3月1日至5月20日81天,夏季5月21日至9月15日共118天,秋季9月16日至11月25日共71天,冬季11月26日至2月28日共95天。由于各地位置和地形不同,四季起止时间也有差异,境内西北与东南相距较远,季节一般相差10-15天。   
查阅更多 >
西充县情
查阅更多 >
  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地跨东经105度36分4秒至106度4分7秒,北纬30度52分4秒至31度15分7秒,东西长44.7千米,南北宽42.4千米,面积1108.6平方千米。东邻顺庆区,南接嘉陵区,西南连射洪县、蓬溪县,西靠盐亭县,北与南部县接壤。距离南充36千米、重庆210千米、成都260千米。县域处于川东北丘陵地区,嘉陵江、涪江的脊背地带,属浅丘地貌,沟谷纵横,丘陵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山脉呈南北走向,北面略高。中部突起。平均海拔约400米,最高点为县境西部的万年山,海拔617米;最低点为莲池乡沙滩桥河底,海拔29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春早冬晏,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8℃,无霜期300天以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均降雨量937.5毫米,日照1306.6小时,多以干旱、洪涝、阴雨为害。县境内水资源匮乏,地表水是主要水源。多为季节性河流,除宝马河发源于盐亭县、南部县外,其余均源自本境且源短水枯。全境除青龙、双洛、双江、高院、同德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域属涪江水系外,其余均属嘉陵江水系。涪江水系流域面积94.45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8.5%,向西南、西北流贯;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1014平方千米,占全县幅员面积的91.5%,呈北南向流贯。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7种,其中经过地质调查评价和勘查的矿产较少。除盐卤还未开采外,其余均有矿点。2017年末,全县有莲池中型石油油田和罐垭八角中型天然气气田各1个,砖用页岩31处。砖瓦用粘土、含钾岩石、矿泉水各1处,小型油气田52口。除2个中型油气田外,其余矿床规模全属小型矿床及矿点。粮食主产稻谷、小麦、玉米、红苕,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花生、辣椒,桑树、柑桔、桃、梨均宜种植。森林覆盖率达45%。   
查阅更多 >
仪陇县情
查阅更多 >
  仪陇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东邻平昌、营山,南衔蓬安,西同阆中、南部接壤,北与巴州、阆中毗邻。东西延绵61.35千米,南北宽56.7千米,面积1767平方千米。县境地处米仓山南缘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形以低山为主,丘陵次之。海拔500-700米,相对高度200-400米。立山寨海拔793米,是全县最高点。山体由砂岩组成,略向东南倾斜,属单面山。深丘经长期风化侵蚀,山顶浑圆,多辟为耕地。丘陵之间分布着许多狭长的坝子为主要水田区。新政镇石鸭子嘉陵江出境处,海拔308米,是县境最低点。县境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无霜期长,阴雾天多,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减少,干旱日趋严重。日平均气温,冬季4~8℃,夏季一般在28℃左右,最热在8月,最冷在1月。   
查阅更多 >
营山县情
查阅更多 >
  营山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巴河、嘉陵江之间,与渠县、蓬安、仪陇、平昌接壤,东出达州通湖北,南抵广安达重庆,西至南充进成都,北上巴中到秦川,幅员面积1635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略向东南倾斜,以低山、丘陵为主;从北到南依次为低山丘陵、浅丘带坝地;带状平坝横贯东西,最高海拔889米。县境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3℃,年际变化小。常年无霜期301天,年平均降水1085毫米,强度不大,可用率高。年平均日照1409小时,与全国相比,明显偏少,但完全能够满足生物生长的需要。多层次的地形,适宜的气候,为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境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动植物资源达1100多种,具有开发潜力的矿产资源有盐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硅砂岩、膨润土和菱铁矿等。   
查阅更多 >
蓬安县情
查阅更多 >
  蓬安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北纬30°44′—31°17′、东经106°10′—106°41′之间,东西宽22.11千米,南北长61千米,面积1332平方千米。全境从西北至东南呈长条状,纵长横短。东出达州通湖北,南进广安达重庆,西经顺庆进成都,北上巴中出秦川。县境呈典型丘陵地貌,南北两高、中间低。最高海拔827.3米,其中平坝占7.8%,浅丘宽谷占7.97%,高山管谷占22.64%,浅丘低山占4.72%,中丘中谷占11.98%,中丘中谷带坝占38.4%。县境无完整山系,海拔600米以上的低山50余座,集中分布在县南的凤石、罗家、南燕、新河及县北的诸家、鲜店等乡,面积为349.52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26.24%。县境丘陵集中分布于兴旺、河舒、巨龙等3个区域为中心的乡镇,面积556.91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41.81%。   
查阅更多 >
魅力南充
【民间文艺】车车灯
查看更多 >
车车灯   “车车灯”原是明末清初的民间小剧。康熙年间,南部县石河场官办文昌宫小学成立之日,人们非常高兴,自发表演此剧以示庆贺。该剧曲调优美,唱词简单幽默、风趣生动。后来,每逢节庆假日和商贸活动都要表演“车车灯”。   车车灯剧本              某地江洋面馆老板,上有父母,下有一个儿媳和一个女儿。老板夫妇在外地开店发展,把面馆交与儿媳经营。儿媳认为女儿在家没有事情干,光吃闲饭,要她做点小生意。恰逢石河场唱川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常。她叫女儿一来去看戏,二来卖些小面、点心等小吃。女儿像个笼养鸡一样,也想出去见见世面,也就非常乐意。当时女人是小脚,哥嫂安排了一辆手推灯车,内装生意用品(当官的人,骑马或坐八人大轿,达官富豪女眷坐四人大轿,草民走路或坐滑竿。比草民富一点的女眷则坐车)。灯车是准备夜堂使用的,幺妹坐在小车内,后有牛哥推车,两边有侍女做伴,当如生意帮手。经梳妆打扮,身穿绣红丽装,十分漂亮。路遇文丑生打扮的阿哥,他头戴礼帽,手拿纸扇。经接触对话和相处便一见钟情,终于喜结良缘,成为伴侣。      该剧是一个民间爱情喜剧。全剧用漂亮优美的舞姿,耐人寻味的唱词,丰富生动的民间小调和悦耳动听的唱腔,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观众个个喜笑颜开,畅快非常。此剧还能起到活动筋骨、解除疲劳、活跃气氛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所以它又是中老年朋友的健美体操。全年每逢佳节以及各种喜庆,如婚礼、生日、乔迁、商贸开业等,人们都喜欢用它来表示庆贺。此剧传承已400余年10余代人,直到现在人们都很喜爱这个节目。   出场安排   车车灯众人先出场,走到台前。   侍女甲白:“老板娘在外地发展,把面馆交与哥嫂经营。哥没话说,嫂嫂有点不那个。总说幺妹吃闲饭,两人商议要幺妹去做点小生意。要幺妹一来石河场看戏,二来卖些小面点小吃。”   侍女乙白:“小姐在家像个笼养鸡,也想出去走走,因此也非常乐意。”   幺妹白:“你们两个乌鸦嘴,还不走快点!”   幕后阿哥慌忙走出场,台前白:“听说石河场唱大戏,人山人海,还有夜堂好闹热哦,我也去看看!昨晚上我还做了一个美梦,还想看看运气如何!”   进幕后,车车灯众人再出场,阿哥赶上走近车边,偷看车内,见有个美貌佳人,喜之不尽!   白:“妹妹,你往哪里去,做啥子?今年有多大?”   妹唱:“幺妹今年17,收拾打扮去看戏,外拾一个小生意!”   众帮:“金钱梅花乐,小生意呀,荷花闹海棠!”   锣鼓过门,阿哥偷看幺妹!   阿哥白:“幺妹,你那头上是怎样梳妆的?那么好看!”   幺妹唱:“前面梳的一匹瓦,青丝卷成波浪发,两边戴银花!”   众帮:“金钱梅花乐,戴银花,荷花闹海棠!”   阿哥白:“幺妹,你那弯眉是王母画的吗?就像仙女那样漂亮!你家住在哪里?”   幺妹唱:“不住东来不住西,住在江洋面馆里。做东门朝门!”   众帮同上。   阿哥白:“幺妹,你那是啥子嘛!把我眼睛都闪花了!”   幺妹唱:“赤金项链双双挂,宝石戒指放彩霞,光闪耀眼花!”   众帮同上。   阿哥白:“幺妹唱,小口只有樱桃大,胭脂口红嘴边擦。未必就是她!”   众帮同上。   阿哥白:“幺妹,你才貌双全啰!那你家里有几人?”   幺妹唱:“上有公来下有婆,还有嫂嫂和哥哥,你家有几人?”   众帮同上。   阿哥唱:“肌肤嫩白像鲜花,看到幺妹肉也麻,一岙筋骨耙!”   众帮同上。   阿哥白:“好乖乖哦!你那面馆里卖的些啥?”   幺妹唱:“包面,切面,样样齐!外搭两个猪蹄蹄!越吃越安逸!”   众帮同上。   阿哥白:“幺妹,我一身软了,你等会儿给我煮一碗!”   幺妹唱:“要吃一碗煮一碗,要吃半碗煮半碗,幺妹我不收钱!”   众帮同上。   
今天,缅怀朱德元帅!
查看更多 >
  他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功勋卓著。他组织开垦南泥湾,倡导培育了南泥湾精神。他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毛泽东称赞他是“人民的光荣”。他说:共产党人要求自己比要求别人要严格一些!   1966年11月,一位意大利记者曾问朱德:“您想在您身后留下什么样的名誉?”他淡然地回答:“一个合格的老兵足矣。”朱德之所以如此回答,是因为他念念不忘“我是一个兵”,对士兵满怀深情,兵卒精神在他身上一直光彩熠熠。   在他诞辰137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缅怀、纪念……   追忆:朱德之“德”   朱德的一生可谓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其崇高的人格风范最后浓缩为一个“德”字。   朱德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信念坚定、一心为民、廉洁自律,锤炼道德修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因其高尚品德而广受敬重。   明大德   朱德早年当过滇军的少将旅长,后来为了理想义无反顾地抛弃高官厚禄投身革命。南昌起义失败后,许多经不起考验的官兵相继离队,可谓大浪淘沙。朱德则留了下来,与陈毅一起领导了“赣南三整”,保存了这支革命的火种。他在天心圩整顿时说:“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朱德这种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使大家深受鼓舞,他也逐渐成为这支部队的公认领袖。   △红军时期的朱德   长征途中,由于张国焘分裂中央的行径,朱德自身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与张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顾全大局,始终维护红军的团结。   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在四川卓木碉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攻击党中央是“右倾机会主义逃跑路线”,公然宣布另立以他为首的“临时中央”。张国焘多次要朱德表明态度,反对中央北上,并隔绝和毛泽东的一切联系。   朱德明确表示:“你这种做法我不赞成,我们不能反对中央,要接受中央领导。大敌当前,要讲团结!天下红军是一家。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是个整体。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朱毛”,在一起好多年,全国和全世界都闻名。要我这个“朱”去反“毛”,我可做不到呀!不论发生多大的事,都是红军内部问题,大家要冷静,要找出解决办法来,可不能叫蒋介石看我们的热闹!你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是你绝对割不断我和毛泽东的关系。”   △1936年11月底,朱德率红军总司令部抵达陕北保安县(今志丹县)与党中央会合。图为朱德与毛泽东在一起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后,朱德及时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汇报了他同张国焘斗争的经过。毛泽东听后非常感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临大节而不辱”“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这是对朱德一生思想品德所作的精准概括。   守公德   朱德在担任红四军军长时,已年过40,他既是一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指挥着千军万马的统帅,在生活中又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他在井冈山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   他一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和蔼、慈祥,没有一点官架子。陈毅在1929年写给中央的报告中说道:“群众及敌兵俘虏初次看见鼎鼎大名的四军军长那样芒鞋草履,十分褴褛,莫不诧异。若不介绍,至多只能估量他是一个伙伕头,同时到现在‘伙伕头’三个字恰成了四军军长的浑号。”   他还爱兵如子,时常与战士们打成一片,在部队里面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据杨得志回忆:“朱德军长平时对人很好,有说有笑,从来没见他发过脾气,骂过人,什么也难不着他,我们都把他当父母看待。”可见,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这些年轻战士都把宽厚的朱德视为自己的慈父。长征途中,他身为红军总司令,更是经常把马让给伤病员骑,把仅有的口粮让给伤病员吃。   △1937年,朱德在延安给红军指战员作报告   1937年9月27日,他在给亲人的家书中说:“我为了革命保持革命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当得知老家的生母和养母都已80多岁,生活非常艰难,只好给同学戴与龄写信求援:“我数十年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二百元中币”,请求速寄家中,并申明“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你作捐助吧!”   朱德自始至终都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头,生活上克勤克俭、清正廉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强调:“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所以,毛泽东评价朱德是“人民的光荣”。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曾多次尖锐地批评一些领导干部,因为他们居功自傲。他本人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是众所周知的,却总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将一切功劳都归于党、归于毛泽东、归于战友、归于广大人民群众,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公仆、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   1949年底,他的家乡四川省仪陇县有几十位乡亲一起走出大巴山,来到重庆,准备去北京看望他,也就是想投奔他。朱德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告诉重庆的领导:“要做好工作,动员他们尽快回去劳动生产,一个也不要来,一个也不要见。后来,贺龙替朱德接待了这批乡亲,又把他们送回了老家。”   当然朱德也不是这么不近人情,为了报答家人支持他读书和革命的恩情,决定让家族每户送一个小孩来北京求学。后来共有十几个孩子来京住在他的家中,朱德用自己的工资供他们读书,抚养他们长大成人。   1951年朱德65岁寿辰,仪陇又派人到北京看望他,这次见着了。看望之余,他们还代表家乡父老乡亲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把县城迁到朱德的出生地马鞍场,二是把仪陇县改名为朱德县。朱德听了赶紧说:“我不算英雄,只是一个战场上没有被打死的普通士兵,那些为革命牺牲了的烈士才称得上英雄。”在他的坚持下,仪陇县城没有搬,县名也没有改。   △1960年3月9日,朱德在老家四川仪陇县马鞍公社琳琅大队看望社员   1960年3月朱德终于回到了老家,但他得知当地政府要为他建一个“朱德同志旧居陈列馆”后,他不同意,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后来改成了一所学校。用他的话就是“要让更多的娃娃有书读”。   朱德的女儿朱敏命运多舛,特别是二战期间在集中营遭受非人迫害,却奇迹般活了下来。朱德对她虽心存愧疚,却公私分明。从参加工作之后,朱敏便离开了父亲居住的中南海,住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宿舍楼,一住就是40年。朱德的家教很严,要求他的后代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而不是接“官”。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各自在普通的岗位做着平凡的工作。   △1951年8月朱敏与父亲朱德在青岛   朱德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在报考云南讲武堂的时候改名为朱德。正所谓人如其名,朱是赤、红的意思,德是品德的意思。他的名字也被美国著名作家斯诺解读为“红色的品德”。   △1975年3月5日,89岁的朱德曾题写“革命到底”手迹   △这是朱德1976年存款清单   △直到朱德去世,人们才知道这位共和国元勋生前穿的是这样的破袜子   △甚至脚下穿的每一双鞋,也都非常破旧   外国人眼中的朱德:人们像父亲一样敬爱他   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朱德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举世公认。   而肩负要职、功勋卓著的朱德却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始终以一名普通士兵和劳动人民普通一员的姿态出现,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连一向挑剔的西方记者也由衷赞叹。   当时访问过延安的记者根瑟·斯坦因写道:“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将军,兵士们敬爱那个六十岁的老农民,像父亲一样。”   爱泼斯坦说:“五十八岁的朱德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从他的外表一点都看不出他是一个勇猛善战的指挥员和身经百战的战略家。相反,他看上去像一位普通的父亲,在干完一天艰苦而又令人满意的工作之后,回到家中,解开纽扣斜靠在椅子上休息,谈起话来面带安详的微笑,充满成熟而又淳朴的智慧。”   美国记者约翰·罗德里克写道:“我首次拜会朱德,是一九四五年在中国西北的延安。作为共产主义军队的总司令,他在‘枣园’的生活是极之俭朴的。他当时约六十岁,就好像一位慈祥的祖父一样。他亲切的脸孔,时常挂着笑容,使最怀批评性的访客也会消除敌意和顾虑。”   朱德在伟大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范,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崇高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动诠释,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民间艺术】草龙舞动旧时光‖何春奎
查看更多 >
   前不久,笔者在盐亭县看到一场独特的龙舞表演。舞龙者持宝珠在前,逗引龙头跟进,龙身翻滚出坐、卧、行、盘、腾、穿插等动作,锣鼓、鞭炮等声响穿插其间,整场表演威猛灵动、栩栩如生。    当地史料介绍,这龙舞叫“耍蚕龙”,源于种桑养蚕的劳动实践中,是蚕农们在丰收时或传统民俗节庆时,以“蚕蔟”为道具随兴起舞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这令我不禁想起家乡的“草龙”,也许这就是一脉相承吧。    “草龙”,又叫蚕蔟、草蔟、草笼,是蚕子结茧的场所,主要材料是稻草和麦秆,这也许就是“草龙”得名的缘由吧。    栽桑养蚕是农村重要的经济活动,承载着父辈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老人们常说,“草龙”打得好,茧子就结得又大又白,能卖上好价钱。为了省事,曾有人用油菜秆做蚕蔟,效果不好。所以,打“草龙”马虎不得。    “草龙”由“龙绳”和“龙秆”组成,首先,要提前备好“龙绳”。结“龙绳”比较耗时,每年冬闲时节,母亲就会取出木制的结绳器,固定在柱头上,从身旁的草堆抽出一束稻草,一头系在结绳器上,然后顺时针摇动,稻草就这样旋转着,一圈一圈地拧成了一股绳。这时,要拽紧刚拧成的绳子,如果稍微放松,绳子就会散掉。母亲不停地摇动着结绳器,不时续上几根稻草,绳子越拧越长,于是又将拧成的一股绳子,转缠到结绳器的横档上。等到绳子缠满了横档,就以绳尾为头,像缠毛线一样,将草绳一段一段地理出,团成一个圆圆的绳球。稻草拧成了绳子,像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柔韧结实,且富有弹性。就这样的绳球,往往要打上好几个。所以,寒冬里,我经常看到母亲结“龙绳”的身影,听到木制器具发出的“唧咕唧咕”声。    铡“龙秆”则费人力,家家户户都要互相帮忙的。几个农村大娘伸出勤劳的手,从一捆捆麦秆里抽出一把,右手抓住麦梢,左手张开五指插进麦秆里,像梳梳子一样,从中扯掉朽叶。如此一来,本来灰扑扑的麦草,瞬间变成了光滑的麦秆。另一边,几个叔伯用铡刀将麦秆铡成三十来公分长的“龙秆”。我们几个小孩,争相从大手里接过“龙秆”,码放到指定的地方。    打“草龙”的情景很难忘,也许是人多闹热吧。一人负责绞合“龙绳”,一人负责投喂“龙秆”,几个小孩当“二传手”。父亲从木架上取出闲置一冬的绳球,寻出绳头,拉扯草绳,然后伸开手臂量量长度,再用刀断开。取下的草绳并列分成两股,中间一端挂在柱头的铁钩上,另外两头套在绞合器上。绞动绞合器,两股绳子开始纠缠起来,父亲一边侧身投喂“龙秆”,一边用手臂卡在两绳之间,控制绳子绞合的进度。投进去的“龙秆”被草绳紧紧夹住,不断变换角度,均匀朝向四面八方,迅速顺着绳子跑到另一端。我们一边递着“龙秆”,一边看着草绳变身“草龙”,既觉惊奇,又很开心,以至于有时递慢了招来呵斥声。    扎紧“龙绳”两端,一根“草龙”成型了。父亲拎住“草龙”,一头向前轻轻一甩动,真的像龙一样在上下腾伏着。母亲把“草龙”放在簸箕上,有序绕成一个圈,这就是蚕宝宝们的新“巢”啊,混合着阳光的余温和草禾的清香。熟透的蚕儿爬上“草龙”,在不同朝向的“龙秆”构成的空间里寻好住处,便迫不及待仰头绕身、吐丝结茧,蚕室顿时响起窸窸窣窣的“缫丝”声。没几天,满架的“草龙”“白了头”。远远望去,一颗颗硕大的白珍珠嵌在金黄的龙鳞丛中,似乎舞动起一幅幅绝美的丰收图景。    随着时代发展,农耕手艺让位于工业技术,方格蔟、塑料蔟等一批新式产品进入蚕室,因陋就简的“草龙”逐渐离开了舞台。每次回家大扫除,扑满灰尘的木制结绳器、绞合器孤零零地待在屋角。    随兴起舞的“蚕龙”,舞出了丰收的喜悦。而那些曾经喂养和陪伴那个贫乏年代的美好,在飞逝的时光中,终成了一份难忘的童年记忆。   
【美食】香飘阆中古城的牛肉面‖吴妤
查看更多 >
      阆中张飞牛肉面又叫热凉面,准确地说应该叫“牛肉臊子面”,其臊子颜色黑里透红,酷似张飞脸谱。在一个居住30万人、拥有50多个早餐品种的阆中古城,每天早餐最少有10万之众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吃着同一种早餐,那就是阆中张飞牛肉面。   1   牛肉面的传说         相传,清朝初期,阆中古城内东街中段有位姓高的回族人,娶了一个姓李村姑,这姑娘生得高挑妩媚,还很能干,过门没几天就掌握了制作凉面的技巧,而小店的生意也逐渐兴旺。后来,高老板买下紧挨面馆的几间空房,开起了个小客栈,把面馆放手交给妻子经营。      这年秋天,客栈里住进一位山西太原的王姓客商,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面馆吃一碗凉面。时间一晃就是三四个月,时值隆冬,王姓客商得了寒凉病,经医生诊治,高烧是退了,胃口却败了。几天不见王姓客商来店吃面,高李氏心中总觉得欠嘟嘟的。看到自己给他熬的米粥、炖的仔鸡原封不动地被端回来,高李氏觉得不对劲,当她跨进客栈,望着床上骨瘦如柴的老王,忍不住眼噙泪花,好半天才问:“老王,你不勉强吃些东西那是要命的哟,你想吃啥尽管说,只要是能办到的,我一定给你办到!”王姓客商侧身,半天才从喉咙里挤出“凉面”两个字。高李氏心里一炸,这不是要命吗?!数九寒天,重病在身,还要吃凉面!但她还是点头说:“好,好,我马上给你做。”      为了不让凉面伤了胃气,高李氏用精牛肉切成肉丁,将木耳、白萝卜、干菌子和十几味中药掺和在一起,加油和调料炖熟、炖耙,又用豆粉煮成糊糊,加炖了的牛肉做成臊子,再把热臊子浇在凉面上。高李氏把热腾腾的凉面端到王姓客商面前:“客商,凉面来了。”王姓客商听见“凉面”二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说来也奇怪,经过几天的热臊子凉面调养,王姓客商的病竟被治好了。事后,王姓客商在阆中商界大肆渲染高氏热凉面的美味和神奇功效,常邀约客人前来品尝。于是,高氏热凉面就在古城火爆起来,由于热凉面为高李氏所研制,人们就叫其为“高老妈子面”。   牛肉面的制作         一种食物要色、香、味、形样样俱全,才算得上佳肴。阆中古城的张飞牛肉面,虽是简简单单一碗面食,却是一场味觉的华丽宴会,也是一番厨艺经典。         张飞牛肉面的面,要选碱大一点的新鲜细面。煮面的水要宽,要保证面条在水中能快速均匀地成熟且不会黏在一起,用开水将面煮到七八分熟后捞起散开。煮面的口诀是“两打滚一起锅”,意思就是面下锅后第一个翻滚加半碗冷水,第二个翻滚再加半碗冷水,第三次翻滚就捞面,捞面时将面在凉水(家庭制作最好是冷却了的开水)中过一下再捞上几案,要保证面的筋道,然后加菜籽油拌散,并用风扇或其他工具将面降温,这样加工好后的面条金黄油亮,散而不黏。         张飞牛肉面的臊子,用料非常考究,做工相当复杂。牛肉面的牛肉要选牛肋肉,要切生的,一加热后自然卷起。现在也有些年轻人把牛肉煮熟后切,虽是省力了些,但切出的形状就不美观了。牛肉要切成2.5厘米见方的肉丁,制作牛肉时先将空锅烧热,把牛肉丁放进锅里煸干后铲起,再往锅内放适量植物油和少许牛油,汉族人的做法还要加些猪油和芝麻油,清真食品是不能加猪油的,等油温略热时,放入豆瓣酱和冰糖炒香,将磨细炒熟的三奈、八角、大料、花椒、陈皮、小茴香、草果、香叶、生姜、大蒜、精盐等食材和药材熬制半小时,倒入牛肉丁,加适量水,根据牛肉的老嫩用铁锅熬制两三个小时,直到牛肉熟透,完全吸入佐料的香味。现在也有用高压锅炖牛肉的,但味道就不如铁锅熬制的巴适。所熬制的牛肉要嫩而不生、熟而不烂、脆而不韧。再用特制红糖将汤汁上色,最后加水用湿豆粉勾芡,芡要老嫩合适,滑嫩爽口,使其臊子形似琥珀,晶莹剔透。         张飞牛肉面的配菜非常讲究,必不可少的是豆芽。豆芽选用小黄豆芽,家庭制作最好是把豆芽根去掉,在滚水中焯过,垫于碗底。韭菜是牛肉面的点缀,要选用细叶的韭菜洗净,烫韭菜时等锅中水开后,手握韭菜的叶子,先将根部下水,慢慢地一起下锅放入开水中,然后用筷子翻一下马上捞起放在案板上,切0.9寸长短放于面上,这样的韭菜营养不流失,口味滑嫩。如果把韭菜切短了再烫,这样的韭菜吃起来就有点毛的感觉,也有的根据时令不一,加点芹菜或香菜。         张飞牛肉面的合成叫“抓碗”。抓碗时先在碗底放些在滚水中烫过的黄豆芽,然后抓些凉面放碗里,豆芽和面条的比例要合适,有的喜欢多豆芽少面,老人牙不好的就不喜欢加豆芽。豆芽和面听客人的意见加合适后就从锅里舀一勺子热臊子淋在面上,用勺子把碗里翻一下,再往碗里加些臊子。加臊子时要注意每碗的牛肉数量要基本一致,一般一两的小碗有三四块,二两的中碗有五六块牛肉,然后再撒些同样在开水中烫过的切好的韭菜,或是芹菜嫩芽,加一些香菜、蒜泥,就可以上桌了。更有考究的接待,根据风水古城的特点,利用蒜泥和辣面在臊子上做出太极图案,那就是一碗工艺面了。   牛肉面的情怀         阆中人吃牛肉面已是一种情怀,在阆中流传着“三天不吃牛肉面,走起路来打偏偏”的口头禅。对古城人来说,如果哪天早晨没有吃上一碗牛肉面,一整天都觉得腹中寡淡寡淡的,少了点什么。         阆中人吃牛肉面很讲究,面条端上桌,客人根据自己口味加一些辣椒面,滴几滴浓浓的保宁醋,慢慢拌匀,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散发着让人垂涎三尺的浓郁香味。面条柔韧、滑利爽口而不失筋道,浓郁的臊子诸味融容,吃一口鲜美无比,吃两口荡气回肠,吃三口已放不下碗来,连汤带面一起吃下,筋道的面条托着浓稠臊子的麻辣滋味,成为地地道道的阆中味道。         记忆中无数个早餐,人们都是这样吃下一碗热乎乎的牛肉面,然后开始一天的忙碌,省事又省时,一整天都觉得身子暖乎乎的,几多惬意。         今天,古城面馆成了人们的一个简单的社交平台,遍布大街小巷的面馆成了古城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外地人游阆中古城,如不品尝一碗张飞牛肉面,就算不上全面了解了阆中的饮食文化。   
【志鉴研究】冀祥德:让地方志走进千家万户——评《镇村志编纂基础理论与编纂技巧》
让地方志走进千家万户评《镇村志编纂基础理论与编纂技巧》冀祥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地方志工作者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凝心聚力,奋发作为,不仅实现了省、市、县有志有鉴的两全目标,创造了一项伟大的世界文化盛举。
【论坛】高翔: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高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
【论坛】高翔: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遵循 方志南充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遵循高翔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史海钩沉】话说营山——宋道台传闻考释(上)
     在营山县志史料中对营山进士和举人的记载还是非常详细清楚的。如此看来,营山宋道台之说,并非子虚乌有的空穴来风了。
【史海钩沉】话说营山——太蓬山李公洞考释(下)
这段碑记落款时间是民国十三年,即甲子1924年农历3月16日。       合约碑记是由太蓬山翟氏族人一个叫翟宗子的人亲自撰写的。那天太蓬山上负责的主持溟道、还有泽照、洋春三位僧人在场。       翟宗子自称“消宦”,虽然唐代诗顾况《南归》一诗里:“老病力难任...
志鉴研究
  • 【志鉴研究】冀祥德:让地方志走进千家万户——评《镇村志编纂基础理论与编纂技巧》
  • 让地方志走进千家万户评《镇村志编纂基础理论与编纂技巧》冀祥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地方志工作者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凝心聚力,奋发作为,不仅实现了省、市、县有志有鉴的“两全目标”,创造了一项伟大的世界文化盛举,而且提出以地方志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为党中央“两个一百年目标”献礼,编纂出版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镇村志,在记住乡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其实,乡镇村志编修早在宋代就出现了。改革开放后,伴随全国首轮修志的开展,在一些乡村热心人士推动下,乡镇村志编纂时有编纂,还产生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乡镇村志,如浙江省江山市《白沙村志》就是其中耳熟能详的一部。“十三五”以来,随着各地地方志“两全目标”任务的推进和顺利完成,特别是响应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要求,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提出实施包括“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在内的“全国地方志十大工程”,大多数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也适时进行科学谋划和全面部署,乡镇村志编纂从早年的零星散见渐成燎原之势,成为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一个非常亮眼的新增长点。与之相应,有关乡镇村志的讨论也逐渐多了起来,出现了很多研究文章,但较成体系的学术专著还较为少见,与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相比还相距甚远。我虽已调离地方志工作岗位两年多,但对此仍一直非常关注,至今犹记得我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新年献词《我有一个梦想》中说的一句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全国省市县乡村各有其志,无数春笋满林生,方志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地方志里寻找到自己最精彩的芳华时代!”在与往日方志界朋友的交流中,也对此心心念念,深有望于同道者,不负时代重托。    近日,收到志界老友江苏省响水县王志迁同志的《镇村志编纂基础理论与编纂技巧》一书,读之颇有感慨。王志迁同志长期在江苏省响水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响水县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一直从事党史、地方志研究,不仅有丰富的修志著史实践经验,也有从事学术研究必须具备的感受、体悟、联想、思辨的能力,多年来勤学善思,笔耕不辍,有丰硕的研究成果。该书是他穷数年之功而作,是凝聚着作者多年修志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是一部实用性较强的、有特色、有创意的著作。    一、乡镇村志编纂应扎根修志实践    全国两轮修志已经先后产生了一大批方志编纂理论著作。这些理论著作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高等院校专家学者所著。这类作品在系统梳理方志发展渊流,探讨志书性质、功能、体例特点与编纂要求上,贡献良多,在新方志学科理论的奠基及对修志队伍的启蒙教育上有不可抹杀的重要贡献。另一类是由地方志工作者所著。这类作品多侧重于总结修志经验和探讨具体编纂方法,为充实和丰富方志理论提供了生动的养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对新方志学理论的建立,都是很可宝贵、十分必要的。但毋庸讳言,两类论著也各有其不足,如前者较注重于从理论上进行阐述,由于作者较少参与修志实践而使理论显得较为抽象,从而大大制约了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后者较注重于具体的编纂行为,由于作者在理论积累和理论阐释方面较为普遍地有所欠缺,从而大大限制了总结经验的深化和理论升华。《镇村编纂基础理论与编纂技巧》一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将来自实践基础上的经验之谈凝练为具有针对性与普遍性的理论阐释,是比较成功的。    全书分为五篇,第一篇为基础理论,内容涉及方志的起源与发展、性质与特征、功能,以及凡例、体例、附录、索引、资料等;第二篇为编纂技巧,内容涉及志书的编纂原则,总述、综述的编写,条目编写,大事记的编写,自然部类的编写,图照表和数字问题,平衡问题,思想政治问题,志书的编辑与校对问题;第三篇为乡镇志编纂,内容涉及乡镇志的篇目设置,乡镇志体例与主要内容,乡镇志经济部类、文化部类、社会部类的编写,以及名镇志的编写等;第四篇为村志的编纂,内容涵盖村志的编纂要求与方法,村志的大事记编写,村志自然部类、政治部类、经济部类、社会部类、文化与卫生部类、精神文明建设部类及人物志的编写等;第五篇为参考资料,内容涉及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错别字、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等,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乡镇村志编纂需求指引。    该书不刻意于架构一套理论教条,而是突出观点,注重实例,起到寓理于述而又举一反三的作用。在具体论述中,作者指出历代旧志多重视地方的人文渊薮和名胜古迹,对区域的商贸发展、经济增长关注不够,主张新时代方志编纂应与时俱进,更多呈现经济理性,多关注诸如物价涨落、民生百态、商贸流通等内容,使志书真正成为认识地区发展历程和百姓生活的第一手文献。同时,作者还对社会部类中内容偏少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作者还重视分类统计的运用,指出在志书编纂时应对此充分考虑,并进而提出应扩大志书读者面的问题。    二、乡镇村志编纂应直面时代现实    当代人修当代志,好处是离所记述的事件相隔时间不久,熟悉情况,容易收集资料,但同时又存在时间积淀不足,不少问题尚无确定结论,因受诸多因素掣肘难以直书其事的局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存史价值。能否直面时代现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此,地方志工作者要切实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不仅需要眼识、胆识,还需要才识。所谓才识,就是能准确地把握好记述的度,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地体现出乡镇村志记述的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    该书不回避直面时代的问题,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乡镇村志记述要从实际出发,“当代人必须把当代事搞清楚,如果我们不把当代事搞清楚,就会留给后人一笔糊涂账,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该书第二篇编纂技巧部分专设“思想政治性问题”一章,专论外事侨务及港澳台事务、民族宗教政策、国家机密和商业机密、社会稳定以及其他涉及思想政治的问题,有助于地方志工作者在编纂过程中对这些十分重大却又比较敏感的内容有所参考借鉴,避免因不了解而误入“雷区”。    乡镇村志在记述政治运动上显得较为薄弱,作者指出问题主要在于社会问题的材料少,同时编纂人员在编纂过程中失误写得少、历史事件写得少、“以事系人”少。    在论及志书质量问题时,作者坚持存真求实的编纂方针,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涉及缺点、失误、负面的内容记得不够,敏感问题记得不够,有些材料不够准确,误记的不少等。如记述群体性事件,应本着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同时在措辞上应客观准确,语气也应平和包容;记述计划生育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应着重反映当地计划生育的总体成效,突出群众自愿、优生优育原则等。    三、乡镇村志编纂勇于探索创新    该书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善于通过画龙点睛般的论述,将实践中的感性认识提炼升华为理论观点,并在论述中较为鲜明地阐明自己的独到见解。针对多姿多彩的修志实践活动,该书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理论规范,而是多从比较中使读者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属性的界定,从而让理论有较广的层次适应性,体现理论原则基础上的灵活性。如论述如何贯彻存真求实方针,作者提出不能只写“过五关斩六将”、不写“走麦城”,只唱赞歌、只写共识,主张不能回避矛盾、曲折,扭曲事物本来面目,作出违背事物发展规律记述等。    该书对方志理论的重大问题和修志操作技巧的评析,显示出较为深厚的专业素养。这些问题牵涉面极广,诸如地方志的定义、学科属性、体例、功能,以及地方志是供查考还是供阅读为主、体例采用大中小篇结构何种为好、篇章排列孰者为先、章节体与条目体比较异同、如何记述政治运动、人物入志标准如何把握等,不一而足。    对于横排竖写原则,作者认为不能满足于笼统的提法,而要做深入研究,具体分析。作者否定“横列百科”应是彻底的,即分到不能再分为止,批驳了有些学者关于“横剖未尽,形志实史”的观点,提出“既要科学合理分类,又要符合分工实际;既要符合逻辑关系,更要突出时代特点、彰显地方特色”。对于本地在外地工作人员是否入志,作者在辨析利弊的基础上,明确主张可以入志,但要采取一些较为具体的办法,以防止或减少可能出现的矛盾,并就此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明确提出,“志书体例要创新,首先方志工作者要有创新的思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着的,志书的体例也经历过很多演变,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在数字化时代,作为信息载体的志书也应该革新图存,否则是没有出路的。”反映出作者非常强烈的创新意识。该书对此有不少精彩的论述,部分论述已为方志界逐渐接受,产生较大影响。如在志书体例创新上,作者提出改造专志部分、增加专记、强化图照和附录、优化篇目等设想;在篇目设计上,作者主张多样化而不是规范化;如在资料选用上,作者提出为提高学术品位和加强记述深度,志书应尽可能收录部分深加工、深层次、独家的、新披露的、珍贵的资料。围绕地方志的价值功能和地方志事业的改革,作者深入剖析了地方志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立足于地方志自身优势,提出地方志部门不应局限于编纂传统的纸质志书,还要开辟第二战场,如出版电子志书、建立地情信息库等,要坚持以网络为基础,使方志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以将地方志的信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如江苏省逐月编纂《江苏微记录》、响水县逐月编纂《响水微记录》等创新做法,充分发挥了地方志在新时代的服务功能,为修志工作的创新改革提供了新的范式。该书出自修志战线一位老兵之手,书中结合建立地情信息库、开展咨询服务等工作,就地方志信息化提出一系列设想,体现了作者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和与时代同行的务实精神,使得该书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该书内容丰富,所涉较广,不可避免的,也有一些可商榷之处。如全书框架上,第一篇基础理论、第二篇编纂技巧皆为地方志的一些基本问题,也是地方志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与乡镇村志编纂关涉不大。而且该书对这些内容也只是粗线条式勾勒,很多问题方志界已有较为丰富的讨论,难有新意。不过从乡镇村志编纂者的角度来说,一册在手,实有辅助参考之功,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培训教材的作用。另如该书论述优化续志篇目时,列举了短期内变化不大的社会情况,其中包括风俗习惯等。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和经济、意识形态、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社会节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风俗习惯相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不少可以记述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出发,也可感受到作者的匠心所在。总的来说,书中存在一些可商榷的问题,是学术发展的一种必然,并不影响该书的学术价值,也不影响该书对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乡镇志编纂的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 【论坛】高翔: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高 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牢牢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动权,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是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旗帜和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是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最为突出的标志。   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   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融通中国与世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洞察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在中华文明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要求,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调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把互联网这个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增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强调巩固文化主体性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意义,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守护好赓续好中华文脉,强调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强调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认识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致力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华文明发展史特别是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   科学内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体用兼备的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理论观点上实现了一系列创新和突破,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理论内涵和深厚学术含量的思想和观点,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之“体”。   中国考古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依托,致力于展示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为2023年9月15日,观众在馆内参观珍贵文物展品(李贺 摄,图源:新华社)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标志,是将文化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位置,强调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强调党的文化领导权对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站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哲学高度,深刻阐释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阐明了精神文明所具有的极为重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特别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把精神独立对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的文化主体性意识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关切,是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强调,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自信的特殊重要性的强调,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而且集大成开新局,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第二个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相互成就的历程及其结果,打开了中华文化的宝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基础,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文明根基。“第二个结合”赋予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奠定了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文明底蕴。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思考,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提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是新时代新征程党推动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创造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我们党的历史担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标识性概念,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是具有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是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   深入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   实践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建设实践上围绕文化工作布局提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和实践要求,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之“用”。我们要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内涵的同时,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把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从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真正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上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新形势新挑战,高度重视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在深刻把握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规律的前提下,强调要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以德树人、以文化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新的文化使命为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规划了路线方针,部署了工作任务。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向新时代新征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出的总动员令,必须深刻领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做到内化深化转化,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与奥地利以音乐为纽带,拉近了距离,沟通了心声,加深了友谊。图为2023年5月31日,维也纳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后,全场观众鼓掌欢呼(程正发 摄,图源:新华社)    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需要我们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党的文化领导权;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信息化条件下新闻传播的新特点新规律,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需要我们深刻认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我们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特别关注信息化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充分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工具,在宣传方式和手段上更加深入人心,更加适应受众的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展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寓道理于情感,寓道理于美的创造,寓道理于人伦日用。同时我们也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深刻分析西方意识形态机器的运作机制,有的放矢,讲好中国故事。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构建起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占据道义制高点,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我们要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的文化条件。   
  • 【论坛】高翔: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遵循 方志南充
  •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遵循高 翔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旗帜和灵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阐释不断深入,学科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学术研究成果丰硕,话语创新稳步推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国际影响更加广泛,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最鲜明的理论品质。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学术就从根本上坚持了科学精神、科学原则;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学术就从根本上掌握了自己的未来;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就只能停留在浅薄、虚幻的现象表层,无法进入历史和社会的深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的大发展作出了开创性、全面性、历史性贡献,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抢占理论和学术制高点的根本途径。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最根本就在于我们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不断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服务,是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特别是重点研究阐释其中的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作出新贡献。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中国理论中体现主体性原创性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命题的提出具有重大时代意义,拓展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纵深和文明厚度,给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确立了一个更宏阔更高远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原创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不断增强原创能力,在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中有新作为。     增强主体性原创性必须以中国实际为研究起点。中国学术必须立足中国实际才有生命力,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余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拥有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特别是拥有新时代以来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成功经验,这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重要基础和最大底气。我们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增强主体性原创性必须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丰富中国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东升西降”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中治西乱”形成鲜明对比。国际格局以西方占主导、国际关系理念以西方价值观为主要取向的“西方中心论”已难以为继,西方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新自由主义理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遭到了普遍质疑。这更凸显出基于中国实践进行理论创新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推进理论创新,决不能照搬西方理论、西方标准、西方话语,必须不断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丰富中国理论,让中国学术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让中国学派在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大放异彩。     增强主体性原创性必须坚持“两个结合”。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坚守好魂脉和根脉,科学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全面客观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面向未来但绝不割裂历史,坚持弘扬传统但绝不僵化固守,始终走在时代进步的最前沿,在延续历史中开创未来,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提炼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运用新鲜活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生产出更多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理论产品,让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增强主体性原创性必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当前,我们在国际舆论场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提高塑造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的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要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依托,加强学术交流、学术传播,不断提升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中国学术的世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创新国际传播方式方法。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境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推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境界。     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在各种思潮的相互比较和竞争中,清晰而响亮地发出马克思主义学术正声。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实现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     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在人类学术史上,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无一不是直面现实、自觉而直接回答时代课题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们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立足当代中国伟大变革和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实际,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中,实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新的升华和学术跨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对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来说,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既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价值的必然途径。要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必须牢记为人民做学问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深入火热的群众实践,了解人民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负时代、不负使命。     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融合。回顾近代以来的学术史,不难发现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够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建立在相关学科取得成就的基础之上,学科之间的互相依存日益增强。从世界范围来看,最近20多年来,学科融合、学术更新呈加速趋势。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从科技革命、时代变革中拓宽多学科研究视野,更新研究手段,形成新的研究范式和理念。要运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培育新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增长点和创新点。搭建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综合性研究平台,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创新实践问题的综合性协同攻关,培养一批跨领域、跨学科、跨单位的学科创新力量。   
  • 【史海钩沉】话说营山——宋道台传闻考释(上)
  •         在营山县志史料中对营山进士和举人的记载还是非常详细清楚的。明末的26年中,考中3名进士。在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四任皇帝的151年中,营山考中举人102人(见《营山明清举人简表》),进士17人。康熙年间知县张玉璘对营山有“营邑山川绣错,人文蔚起,国朝科第蝉联不歇”的感慨。乾隆年间的知县李榕称营邑“为果郡名区,居民云集,人文蔚起,历代科第不绝”,王绂疆也有“科第仕宦,绵绵继继,甲于蜀都”的盛赞。同治年间的知县翁道均也美曰:“营于蜀为望邑,代有闻人,科第蝉嫣不绝。”         几年前,当我第一次听说营山宋道台的传说后,最开始本能觉得这不过是民间乡老野夫闲聊的趣事而已,都是些无根无据的天荒夜谈,不足为信。         但后来,听说的次数多了,几乎都是一样的故事情节,并且所说的人物、时间和地名,都言之凿凿,在我们营山民间,竟然有很多老人都知道过去宋道台的故事。      关于营山出过道台的事,在通天和双林两地民间最为流传。可奇怪的是,营山出过道台的事,却在营山县志资料中未曾记载。但出道台的传闻是清朝的事情了,距今几百年早已改朝换代,人事物非了,再加上已无确凿的史料可查,自然关于道台之说,也只是在那些散落乡村的遗老野夫中,还偶有听闻。       只是岁月这东西悄然过去,那些出生在民国时代,听父辈道台之说的老人们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估计再过些年陈之后,等听说过那些传闻的乡村老人们都已全部死去之后,关于营山曾经出过道台的传闻,恐怕到时候也就随之埋入黄土野草之下,永远失传了。         一次在家帮老岳父整理房间的时候,在他有些杂乱的床头柜里,无意看到一本通天乡的《宋氏家谱》,信手一翻,就翻到宋道台之说的文字记载,这马上就让我联想到了以前听说过的宋道台故事。于是,好奇去寻找线索,竟然就在隐匿自己家里的《宋氏家谱》中找到了那个民间传闻中的宋道台的有关记载:      “宋时宪,字觐光,即宋道台,系四世祖宋有存之长子,自幼聪明好学,练就一手好字,自成一体,且仪容俊秀,风度文雅,有‘貌比潘安,才胜曹植’之称。因书法出众,方圆数十里都来求他写匾、写碑或提写诗文,并视为珍品。乾隆十八年(1753年)春,被蓬洲知府丁邦奎(浙江山阳人)荐为拔贡(明清时,每三年各有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中央参加朝政合格的称为拔贡)。后经省学政考选,保送入京。在朝考时,主考官见他字写得好,文章也写得很秀丽,诸科合格,遂留供职。在朝数年,结识了一大批满员大僚,权贵们见他博学多才,书法功底深厚,遂推荐他到国子监(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教授王孙子弟。期间恰逢乾隆裁削各省参政,参议副使、佥事。府、州上设道台。因得到亲王保荐,升任为浙江海宁道道台。进入仕途,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宋道台。”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有关宋道台的文字记载。如此看来,营山宋道台之说,并非子虚乌有的空穴来风了。   
  • 【史海钩沉】话说营山——太蓬山李公洞考释(下)
  • 话说营山——太蓬山李公洞考释(下)   作者  毛超群         这段碑记落款时间是民国十三年,即甲子1924年农历3月16日。      合约碑记是由太蓬山翟氏族人一个叫翟宗子的人亲自撰写的。那天太蓬山上负责的主持溟道、还有泽照、洋春三位僧人在场。      翟宗子自称“消宦”,虽然唐代诗顾况《南归》一诗里:“老病力难任,犹多镜雪侵。鲈鱼消宦况,鸥鸟识归心。”也出现过“消宦”一词,但以我的理解此处撰文的“消宦”,应该是指撰文的这位翟宗之当时应是在我们营山太蓬山下不远的消水为乡官。      在李公洞《翟氏合族岩洞碑记》记载到的“溟道、泽照、洋春三位僧人”,我在太蓬山另外两处石刻题记中,也找到了与他们有关的线索。      在穿岩洞附近,留有这样一块碑刻说明文字,上书“清代《装修神像碑记》,由洋春作。”         这块装修神像的碑记的题刻位于透明岩西壁右侧的石壁上,左起竖排20行,楷书,占壁宽68厘米,高118厘米,字径3厘米,整幅题刻除个别字风化漫漶难辨外,绝大部分都较完好。      为让读者全面了解,我现将《透明岩装修神像碑序》全文附录于后:   《透明岩装修神像碑序》寒山透明岩者俗名穿洞其岩壁之有佛圣神像迹甚古也忽道光间白昼近年岩壁崩坏神像摧残殆尽即有存者亦皆断头缺足身无全相遐迩善信登山焚香朝拜者香无所凭贫衲目击心伤意欲籍岩壁之片石塑 佛圣之全身奈独难支爰为订薄募化诸檀越与众善士共襄盛举庶异日岩壁增辉慈云遍被透明岩前金容再现足施五色之章龙神池畔法相重昭永广三生之德永垂不朽云尔本山僧洋真撰书捐钱二百文  邹宁岱  刘显仁   (后人名众多,都为捐功德者名,故略)同治五年丙寅岁仲冬月上浣谷旦建立 募化主持僧溟星捐钱九千文         从这块碑文我们可知,该碑序为山僧洋真撰书,而非洋春,实乃大误啊!碑序中也记载了溟星的名字,并明确他就是当时太蓬山的当家主持僧。这块同治五年(1866)所刻碑序与民国十三年(1924)所刻的李公洞《翟氏合族岩洞碑记》竟然前后相距58年之久!由此也可猜想溟星与洋真两位僧人在翟氏族人题刻岩洞碑记的时候,岁数都应该很大了,在太蓬山寺庙的时间几乎可称得上是一生的守候了!      关于洋春的记载,与在位于透明岩西侧约2千米的刺沟湾公路旁的石壁上,一处“极乐胜境”的题刻有关。         这处题刻的题字共占壁长约350厘米,宽约110厘米,字径约70~90厘米。左起,楷书阴刻,保存完好。最后落款就有洋春之名:     “洋春书]太蓬□□□」清光绪拾五年……”光绪拾五年,即为1889年,与山僧洋真撰装神像碑序已时隔23年之久了。或许,我们也可以此猜想,在洋真撰书《透明岩装修神像碑序》中并未记载有洋春的名字,应是在同治五年的时候,太蓬山上还没有洋春僧人。一般安装神像这样重大的事情,如果洋春当时在太蓬山上,自然也会共同参与,载名其中的。      洋春题书“极乐胜境”之时,距他后来与主持僧溟星、洋真一道同翟宗子几位翟氏族人在李公洞“重叙旧好”、然后“复考界,重订新约,复刊于石”是发生在清光绪拾五年(1889)的事,民国拾叁年是1924年,这两个时间整整相差了三十五年,也就是说在三十五年前,洋春就是太蓬山上的僧人,并且那年还在刺沟湾公路旁的石壁上留下了下面照片上我们所看见的“极乐胜境”石刻题记。      因题记里面涉及到太蓬山几位翟氏邑人,或许是老天赐缘,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能不能从营山的《翟氏家谱》里面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呢?         通过查阅《翟氏家谱》,我很快找到关于营山太蓬山那一支翟氏的记载,就真的在里面找到了李公洞碑记中的翟氏人物的线索。      自称消宦负责撰写这块碑文的最主要人物——翟宗子,正是李月沟落业翟正俸的第四子翟良贵的后人。      这个消宦翟宗子,家住消水白鹤村,配郭氏,字维成,生于同治癸酉(1873)四月廿四日寅时,殁民国二十年(1932)五月廿八日未时,葬小太蓬王家塆水库岩内石坟,郭氏葬小河坝大房宅后土坟。翟宗子生有两个儿子,长翟昌言,次翟昌锡,住双山子,字纯古。家谱所载的双山子,就是在太蓬山上观云海所看见对面那一对山峰,云遮雾绕,若隐若现,常让人们浮想联翩,人们也美誉其为双乳峰。我一直以为古籍所载的太蓬“双峰对峙”或许其灵感就来源于此。   双子峰         从家谱的记载,我们可知,当年为这块碑记撰文的翟宗子已时年51岁,在撰写了这块碑记8年之后,翟宗子也离开了这个人世间,那一年他恰好享寿60岁。(全文完)   

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南充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13000012 | 蜀ICP备05029665号-1 |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