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人民政府
搜服务
智能问答 新媒体矩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南充市 营商环境 留言专区

科技赋农 万象“耕”新

时间:2024-03-18 09:12 | 来源:南充日报

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飞到一块绿油油的小麦地上空,在飞手的操控下,喷洒出雾状农药。这是近日笔者在仪陇县永光镇看到的一幕。据悉,该镇开展飞防作业,防治小麦条锈病。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为粮食丰收贡献科技力量;推广农业新技术,科技赋农降本增效;提升自主育种能力,推动优质品种走向市场……近年来,仪陇县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以良策、良田、良机、良技、良种为着力点,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关键技术覆盖率逐年提高,土地潜能得到进一步挖掘和利用。

A用良机将科技融入产业链

3月12日,永光镇青山村小麦基地里,麦苗绿油油的,业主张小云正在查看小麦长势。“部分小麦叶面上出现条纹和黄色斑点,是明显的条锈病表现,请帮我联系一下无人机防治队伍,前来喷洒农药防治病害。”发现小麦出现条锈病征兆后,张小云第一时间联系驻村干部和农技人员,请来专业队伍为小麦打药治病。

不多时,社会化服务无人机防治队赶到现场。兑好药剂后,在飞手的操作下,两台满载药剂的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均匀散开。无人机沿着设计好的路线,精准地将农药喷洒在小麦地里。

“利用无人机防治病虫害,不仅速度快,喷洒均匀,农药用量也更好控制。”飞手蹇月介绍,一台无人机每小时可防治40亩左右,相比人工打药每亩降低成本约40元。

永光镇今年种植小麦2000余亩。为做好病虫害防治,保障农户利益,该镇安排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作物“把脉问诊”。该镇还协助业主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降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本。

“及时发现,更要及时防治。依靠专业的防治队伍,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最大限度控制条锈病向外扩散传播,实现‘虫口夺粮’的目标,确保小麦丰产增产。”永光镇副镇长李长强表示。

如何将科技融入耕、种、防、收等农业生产全链条,仪陇县交出了一份新的答卷。

“依托‘1+6+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机专合社38家。以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为指挥调度中枢,根据农户需求,优先安排最近的为农服务点提供机耕、机播、植保等服务。辖区服务点无法满足时,按照就近原则,调度周边网点农机服务农户,确保使用成本最低、服务效率最高。”仪陇县农业农村局农机植保中心主任王明文介绍,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农机5万余台(套),配置烘干设备43台(套),农机总动力达48.5万千瓦。

B施良技节本增效助丰产

3月12日,双胜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吴迪来到双胜粮油园区,推广玉米膜侧栽培技术,把牵绳划线、铲土起垄、底肥施撒、打窝栽苗、地膜覆盖等关键技术要领向群众交代清楚明白。农户们按照要领开展实操,现场一片火热。

干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地膜覆盖作为有效的抗旱措施,在仪陇玉米生产中大面积推广运用。今年,该县将膜上种植改为膜两侧种植,通过铺膜带起拱形小垄,集纳雨水到苗带,确保玉米在生长前期能够拥有更强的抗旱能力。

“使用膜侧栽培技术可以实现‘两增’‘三省’‘三抗’。每亩可增加400株苗、节本增效200元左右。省时,作业速度快,是膜上播种的两倍;省力,不用抠苗放苗;省地膜,用量减少25%以上。同时抗旱、抗倒伏、抗早衰。”吴迪介绍,铺膜、播种、镇压一次性完成,不打孔、不放苗、不开沟、易操作,保墒耐旱强、除草效果好、增产显著,地膜可以回收,相较传统膜上种植优势多多。

一项技术好不好,能不能站住脚,能不能推广开,农民最有发言权。

“膜侧栽培这项技术改得好,一是起垄变平铺,解决了残膜回收的问题;二是在播种带上增加了镇压功能,出苗效果更好。”双胜镇的玉米种植大户郑勇旗说,去年采用膜侧播种的玉米出苗率、整齐度都比普通播种的玉米好,亩产比普通旱田玉米增产100余斤。

据悉,为推广新农技,提高粮食产量,仪陇县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农技推广队伍、科技专员等力量,精准指导农户早下田、早管理,抢农时、抢墒情,妥善应对春耕寒潮、低温冻害和小麦条锈病等应急事件,服务指导农户2000余人次,解决种植技术性难题、病虫害防治事件40余起,真正做到服务到户、送技到田。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品种搭配和茬口衔接,积极推广旱地小麦玉米粮经复合种植、绿色种养循环等种养模式2.5万亩,力争推广区粮食亩均增产3%以上。

C育良种提升粮食单产

“万农富安培育川康优丝苗种子450公斤,4月21日出苗;天存粮道培育玉针香、川康优丝苗种子8500公斤,5月20日前全部出苗……”3月15日,笔者来到仪陇县智能化育苗中心,看到一块大大的白板上清晰地罗列出该中心2024年订单育秧计划。今年,该中心计划育苗用种52342公斤,可播种31210亩。

中心一旁的温室大棚内的循环式育秧设备上,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正尽情享受“淋浴”的快乐。工人则认真查看并记录秧苗的生长情况,通过秧苗培育控制系统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确保每一株秧苗都能在最佳环境下快速生长。秧苗育好后,将通过自动传输带运出温室,放到室外进行炼苗,最后用机械栽插到水田里。

和传统育苗不一样的是,种子经过前期浸种、暗化车间催芽,再进入玻璃温室大棚育苗,30天左右,就生长为一株秧苗,比传统育苗成苗时间缩短7-10天,更适宜良种推广、规模化机插秧。

“智能化育秧能有效解决早春倒春寒带来的危害,为优质高产品种的推广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同时具有成苗率高、壮秧效果好的特点。”四川德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蔡昭林告诉笔者,智能育苗温室及育苗床,不仅能对水稻进行工厂化集中化育秧,还可进行其他作物的育苗。

育秧质量有了保障,种子的选择同样重要。为了保障粮食高产,仪陇县积极开展大宗粮油作物评比展示,在双胜镇选取小麦、油菜等作物品种共计58个进行品比实验,通过田间性状观察、实收测产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出油率高的优良品种。做好全县当家品种筛选和示范推广,充分发挥种子的农业“芯片”作用,为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种源支撑。

2024年,该县小麦播面18.69万亩,油菜播面34.82万亩,其中,“品香优秱珍”“稻香杯”等主推品种5万亩,省、市级主推品种超8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接下来,该县将进行水稻、玉米等作物的品比试验和选育,将性状最优、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南充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13000012 | 蜀ICP备05029665号-1 |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