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人民政府
搜服务
智能问答 新媒体矩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南充市 营商环境 留言专区
索引号
115111000087538832/2025-00830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5-13
文号
有效性
有效

让城乡优秀教师流动起来

时间: 2025-05-13 | 来源: 南充日报

5月,在南充市长乐中学,国旗飘扬,书声琅琅,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这所位于高坪区长乐镇的农村学校,正悄然见证一场变革。

如今,在高坪区的教育版图上,“区管校聘”改革正如春风化雨般带来诸多积极变化。2022年,高坪区委区政府将“区管校聘”改革列为高坪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在全区各校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改革实施3年,高坪区城乡师资配置不断优化,教育生态焕然一新,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A破冰引流“区管校聘”重塑教育生态

“区管校聘”改革因何而起?

“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教师既是关键因素,也是改革起因所在。”高坪区教师发展与交流中心主任任华用一组数据说明:2022年,高坪城区14所中小学校整体缺员287人,其中临聘教师212人,编制严重不足;而城郊、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整体超员243人,同时存在129人学科性缺员。

“总体而言,教师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任华分析。

一组教师平均年龄的数据,也凸显出部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区域优秀青年人才匮乏的问题:2022年,高坪城郊片区共有273名教师,其平均年龄为49岁,某学校初中教师平均年龄更是达到53岁。

“师资配置不均衡、人才队伍交流不畅,容易使部分教师产生消极的工作情绪,缺乏教学活力和理念。同时,易导致学校内部竞争机制弱化、运行效率低下,阻碍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区教体局政工股股长何敏说。

一方面,区域教育的现实难题亟待破解;另一方面,多项利好政策的出台也为改革带来契机。2020年,四川省依据《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出台《新时代深化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和“岗编适度分离”机制,吹响了全省教育改革的号角。南充市闻令而动,督促各区域将改革工作纳入重要日程。

2022年6月,经过前期深入调查研究,《南充市高坪区推进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建立编制归口管理、岗位归口管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全员竞聘上岗等10大关键机制,标志着高坪区正式开启以“区管校聘”重塑教育生态的有力探索。

“教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就是要让优秀的校长、教师从‘学校人’转变为全区基础教育的‘系统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相对薄弱区域延伸。”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小平强调。

B织网重组促进教师资源合理分配

今年46岁的伍健,如今是高坪区江东初中的一名语文教师。从业近二十年,伍健说,2022年她的职业生涯迎来巨大转变。

此前,伍健在城郊一所学校任教,学校超员32名。2022年高坪区全面推行“区管校聘”改革,伍健提交了“区管校聘”分流申请。当年9月,经过现场抽课、现场讲课、现场打分等教师竞聘环节,伍健从3名申请分流的教师中脱颖而出,获得江东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

43岁换到全新的工作环境,伍健说,当时她也犹豫,交流到江东初中,能否获得家长认可?是否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那段时间就像回到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每天都在思考怎么才能上好课。”伍健说,她顶着压力在大大小小的教研活动中反复“磨课”,在培训上课、读书活动、教学比赛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如今,伍健是江东初中2个班级的语文老师、1个班级的班主任,“这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感觉很不错!”

在长乐中学,从城区交流过来的教师马甫民,则把新的教学理念带到了这所乡镇学校。作为数学老师,马甫民的课堂内容活泼有趣,他还在“家校共育”上下功夫,组织开展家长活动日、上门走访等,让孩子们在家庭、学校的良好协同中健康成长。

“‘区管校聘’改革第一阶段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学科富余教师分流,打破教师长期固定在一所学校、一个岗位,甚至终身不变的局面,给广大教师、学校多次选择的机会,最大限度做到‘人岗相适’。”任华说,为保证分流公平公正,他们采取“两步走”。

首先对全区57所中小学校全面摸排,对教师进行学科身份确认,拟制学校岗位设置,厘清全区中小学教师富余空缺情况;然后所有教师按照校内竞聘、圈内竞聘、跨圈竞聘的顺序,逐轮参加“三类三轮三圈”竞聘上岗,并在区级层面采取同类型学校双选分流、城区学校考调分流、组织调配分流三种方式,促进教师资源合理分配。

数据显示,自2022年“区管校聘”改革实施以来,通过“区级统筹+学区申报”,全区首轮校内竞聘中,90%以上教师选到理想岗位,三轮竞聘后仅6人辞职。分流富余教师243名,为城区补充紧缺学科教师257名,化解城乡结构性紧缺教师123名。

C满园竞芳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格局

“‘区管校聘’带来的不仅是单个教师流动的‘物理变化’,更是学校教育环境的‘化学反应’。”在长乐中学,专职副书记蒲文波全面主持工作。他对这项改革深有感触:“过去学校中层干部年龄偏大、活力不足,现在通过竞聘上岗,年轻教师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过去三年,该校创新开展交流轮岗、全员竞聘上岗,共交流调出教师37名、交流调入教师8名、竞聘上岗中层干部3名。改革后,学校一大批优秀教师在国、省、市、区级教学竞赛中屡次斩获佳绩,教师刘华更荣获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以长乐中学的变化为缩影,改革的“溢出效应”在全区范围内持续显现。过去三年,全区校级干部平均年龄由45岁降至41岁,中层干部平均年龄由44.5岁降至35.6岁,干部队伍明显年轻化,教育发展更有活力;依托“三名工程”,全区建成名校长工作室6个、名师工作室21个,加盟校长、教师297人,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发展格局;配备学校党支部专职副书记39名,教体、学区、学校三级管理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让教育管理更为规范。

目前,随着“区管校聘”改革第一阶段收官,高坪区正紧锣密鼓谋划第二阶段的改革工作,积极推行“跨校执教”,开展“定岗、定责、定量”的“三定”管理模式。任华说,“跨校执教”将于今年7月在全区启动,主要针对小规模学校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和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等紧缺学科,采取“学科结构性缺员专项竞聘”的模式,让优秀教师能够跨校兼任2至3个教学点,通过“一岗多校”教学,进一步破解整体富余但学科缺员的难题。按照规划,今年9月开学时,该项改革将全面落地。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高坪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洪伟表示,未来高坪区还要以成功入选四川省首批示范性义务教育学区制治理改革试点县为新起点,进一步推进“三名工程”,深化学区制治理改革,打造先行先试样板示范区,让更多教师在流动中实现价值,让优质教育的东风惠及江东大地每一所校园、每一名学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南充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13000012 | 蜀ICP备05029665号-1 |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