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人民政府
搜服务
智能问答 新媒体矩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南充市 营商环境 留言专区

仪陇县:产业更兴旺 生活更富裕

时间:2022-12-20 15:56 | 来源:南充日报

2022年4月,仪陇县正式启动第一批10个村的乡村振兴“揭榜试点”工作。“揭榜试点”启动以来,铜鼓乡始终坚持把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作为重要任务,根据各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现状基础,深挖优势和潜力,坚持“一村一策”,科学制定适合本村实际的集体经济创收模式。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注重集体经济的管理、使用和持续性,并将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近日,笔者深入走访铜鼓乡凌云山村、九龙山村等综合提升试点村,各村正在努力探索一条强经济促发展、兴产业富民生的乡村振兴路。

盘活闲置资产探索“借鸡生蛋”模式

如何破除阻碍凌云山村发展的桎梏?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放在首位是凌云山村两委班子多次探索后得到的答案。

2021年10月,凌云山村引进万禾源农业公司,坚持发展绿色果蔬粮,初步形成山顶“果盘子”、山腰“菜篮子”、山底“粮袋子”的立体农业。为解决资产闲置和低效使用,收回集体零散地,盘活闲置办公楼,同时新建育苗大棚、初加工厂,通过出租固定资产收取租金。通过出租育苗大棚、初加工厂,村集体不仅每年可增收10万元,还为121名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实现集体经济增收与群众致富“同频共振”。

12月15日,笔者来到铜鼓乡凌云山村,在村委会办公室后约2公里的一处山坳中,几个工人正在进行大棚架设的收尾工作,一排连栋育苗大棚已具雏形。

“一期占地4800平方米,村集体出资35万元建设,以固定资产形式入股。”凌云山村第一书记董虎介绍,这是村两委经过讨论后得出的入股形式,业主在盈利少或不盈利的情况下要支付村集体保底收入,盈利多的情况下还需向村集体现金分红,让村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保障。

跟随董虎的脚步,笔者沿着村里新修的产业便道一路向山上走去,一栋崭新的蓝顶白墙厂房颇为吸睛,董虎介绍,这是今年8月竣工的农产品初加工厂,方便村里的业主、种粮大户对蔬菜进行初加工。“加工厂属于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业主与群众均可使用,只需向村集体交纳租金即可。”董虎说,村里主要产出辣椒、榨菜等蔬菜,在初加工厂对其进行加工后将销至郫县豆瓣、涪陵榨菜等企业。

“村集体获得收益后,每年先提取10%作为风险防控基金,主要用于因自然灾害及不可预期的灾害应对等问题,最大限度保障村集体和农户的利益,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董虎对集体经济壮大后的发展成竹在胸,提取风险防控基金后,再将剩余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的50%用于村集体成员分红,30%用于村公益事业发展,剩下的20%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和困难群众救助。

加强基层治理乡村生活更幸福

相比凌云山村,在2019年就开始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蚕桑产业的九龙山村早已形成自己的一套发展模式。

2019年,九龙山村引进四川布碧丝公司建起了有机桑园1000余亩和12个标准化养蚕大棚,并逐步建成蚕桑基地观景平台、蚕丝文化展示馆,还建成了李子等农业产业园,通过长期吸纳村民务工,实现了户户增收有门路。

伴随着产业兴旺,村里修建了便民路、新建了蓄水池、整治了山平塘,九龙山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群众通过入园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获得一定收入,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壮大,村上便开始着手做好基层治理,优化村风民风,让九龙山村村民从物质到精神都得到进一步升华。”九龙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平虎说,为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上正在探索实施“积分制”管理,让纷繁复杂的基层治理工作标准化、具象化、可量化,将农村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家里事”,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12月15日,在九龙山村党群活动中心,村文书方国秀正在梳理九龙山村德美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一瓶瓶饮料、一袋袋调味品在她的整理下井井有条。“德美超市就是依托‘积分制’管理。每年1月1日给每户村民基础分值60分,当积分达到100分时,方可参与积分兑换奖励,每1积分可兑换价值1元钱的商品。次年1月1日,积分恢复至60分,重新开始积分。”方国秀说,村上成立了积分制管理审核委员会,由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负责村民积分的审核认定并公示,以保证评分公平公开。

“尊老爱幼,长期照顾老人生活起居,帮助解决村组其他老人生活,邻里关系和睦的,每年最多可加10分;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纠纷并在村组造成严重影响的,每次扣5分;不赡养老人的一次性扣除10分等。”在九龙山村积分参考细则中,不仅有加分项,还有扣分项。对此,王平虎有更深的认识,“积分制实施的目的并不是让老百姓通过积分发家致富,在超市兑换物品只是一个小小的奖励,更多的是为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借鉴思路+创新实现“一园生三金”

看到凌云山村、九龙山村的蝶变,铜鼓乡龙家店村主动上门学习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出“筑巢引凤”的创收模式。

龙家店村以全县蚕桑产业发展为机遇,动员群众流转土地,引进布碧丝农业有限公司,采取“返租倒包”模式运营,建成四星级现代蚕桑产业园区;村集体为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和集体经济增收问题,从公司返租标准桑园160亩、蚕房2个进行管桑养蚕,成为“返租倒包”业主。同时套种大豆、榨菜、土豆等作物,集体经济年均增收30万元以上,实现了产业兴旺。

12月15日,笔者在龙家店村看到,村民们正在桑园里对上个月套种的榨菜进行冬管作业。“村上套种榨菜160多亩,每亩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接近1500元。”龙家店村党支部书记张天贵告诉笔者,这片桑园由村集体返租倒包用于栽桑养蚕,套种大豆、榨菜、土豆等,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返租倒包收入是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之一。

2019年,龙家店村成为仪陇蚕桑现代产业园区的核心区域,该村依托蚕桑产业探索“一园生三金”的模式发展集体经济。

“村民委托村委会把土地流转给蚕桑公司,村集体对全村土地进行统一调型,增加了土地125亩,这125亩土地归属于村集体,又流转给布碧丝公司栽植桑树。”张天贵拿出村集体经济收支账簿翻阅道,每年土地流转金有3.5万元。

“村集体还为园区提供服务得薪金。”张天贵拿出招工花名册说。该村有近2000亩园区,每年从4月到10月份要养8季蚕,一亩地一天需要8个工人,但是村里的劳动力不够。“我们到南部、阆中、蓬安招工,今年就为业主招了110名工人来养蚕。”张天贵说,村上为企业提供劳务组织、纠纷调处等服务,企业按照30-50元/亩给村集体服务费,每年服务费收入10万元以上。

“通过‘一园生三金’模式,目前村集体经济已突破100万元。”张天贵自豪地说,经村集体商议,这笔收入将全部用于村里建多功能活动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南充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13000012 | 蜀ICP备05029665号-1 |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