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人民政府
搜服务
智能问答 新媒体矩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南充市 营商环境 留言专区

用爱点亮特殊儿童的“星空”

时间:2024-08-07 09:27 | 来源:南充日报

运动场上,孩子们手牵手嬉戏奔跑;音乐教室里,欢快的旋律在回荡;照片墙上,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如花般绽放……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是南部县残疾儿童体育事业的重要基地,学校致力于通过多彩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日前,在四川省2024年特奥篮球竞赛中,由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组建的代表南充市参赛的男女生代表队经过四天激烈角逐,发挥敢于拼搏、敢于挑战、敢于超越的精神,取得优异成绩:女子组勇夺冠军,男子组摘得亚军,用奋勇争先和激情汗水书写了勇敢尝试、争取胜利的特奥精神。

A.“软”“硬”兼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走进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绿树成荫、生机盎然、书香四溢。长廊外,绿竹茂盛苍翠,蓬勃的枝叶奋发向上;长廊内,诗词绕梁,一首首经典诗文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一旁的操场边,浅绿的、绯红的植物嫩芽在阳光的照耀下,热情地张开双臂,与蓝天交相辉映,努力彰显着生命的活力,将校园渲染成了彩色的梦境。

为让孩子们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南部县将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作为重要抓手,着力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小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大到教学、实验、体育、劳动、心理健康、现代化多媒体等设施设备,该校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近年来,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致力于配足配齐教育设施设备和打造温馨安全环境,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环境。”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范毅介绍,结合“薄改”项目,学校改扩建学生运动场3000余平方米,新改建学生食堂800余平方米,新建学生宿舍约1800平方米,学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同时,学校还借助东西部协作的机遇,在浙江省瑞安市的对口帮扶下,建成3个高质量的感统训练室,添置价值100多万元的康复设备,更新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等,极大地提升特教校教育教学硬件水平。

在硬件不断提升的同时,学校着力锻造一支水平过硬的师资力量。例如,学校每学期选派一线优秀教师20余人次,到周边县市参加特殊教育交流学习,不断提升教师对智力障碍孩子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定期选派教师外出学习,提升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开展“业务大练兵”“专业技能大舞台”等业务研讨交流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除此之外,南部县按照“立足发展、优化结构、按需补充”的教师补充机制,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学科专业需求、在职教师情况,科学制定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招录补充计划,通过持续注入“新鲜血液”,不断改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优化师资力量。

“我们将继续加大培训学习力度,着力提升教师手语、盲文、信息技术、康复技能等专业水平,奋力向内涵式发展迈进。”范毅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整合专职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等力量,凝心聚力做细做好本职工作。

B.丰富课程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所依赖的基础,是落实育人理念及目标的基本途径。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针对残疾少年儿童特点不断丰富课程体系,让孩子们在趣味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前不久,笔者走进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只见一块块整齐划一的土地上,青翠的大葱、韭菜铺满菜畦,细长的豇豆挂满藤架,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藤蔓……同学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大家有的除杂草,有的摘蔬菜,忙得不亦乐乎。

这片劳动实践基地不仅是学生们体验劳动乐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乐园,更是他们学习农业知识的课堂。

“通过种植、采摘等实践体验活动,帮助残障学生克服身体残疾,积极战胜困难,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勇气。”范毅介绍,2020年,学校建成800余平方米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聘请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担任技术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吃着自己种的西红柿,可香啦。”这些由孩子们亲自种植的瓜果蔬菜被送进食堂、端上餐桌,学生们享受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心中充满喜悦。

除此之外,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学期内,在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操场上,笔者时常看到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篮球,每个人都非常认真、努力,享受着属于他们的训练时光。

该校教导处主任柴建国介绍,近两年,学校在早前成立的“鼓乐组”“舞蹈组”“体操组”“绘画组”四大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的基础上,又增设了“特奥组”,每周一至周五下午进行一个小时的艺术或体育项目培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身体的缺陷让这些特殊孩子的逐梦之路比别人更艰辛和漫长。但靠着勤奋和坚强,他们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和其他学校学生同台竞技毫不逊色。”该县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四川省2024年特奥篮球竞赛中,由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组建的代表南充市参赛的男女生代表队取得优异成绩:女子组勇夺冠军,男子组摘得亚军。孩子们用自己的汗水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赞歌。

C.送教上门温暖每个残疾学生

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对于部分重度残疾儿童来说,身体的缺陷让他们难以走出家门接受学校教育。

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坚持“一个都不能少”原则,抽调骨干教师组建“送教上门”服务团队,数年如一日地行走在送教路上,采取精准科学的教育康复策略,让特殊儿童在运动、感知、兴趣爱好、言语交流、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

“每年我们都会组织近20个送教上门小组分赴残疾儿童家中开展‘关爱残障生、送教进家庭’志愿服务活动。”范毅说,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暑假里,送教老师何泓玥和学生煊煊(化名)琅琅的读书声回响在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成为小山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煊煊家住南部县伏虎镇,幼年时突发下肢重症肌无力症,只能靠轮椅行动、生活,肢体残疾让他无缘学校。2019年,煊煊被纳入送教上门对象。在每一次送教上门中,何泓玥除了为他传授课本知识,还会为他进行康复训练。随着多次送教上门,何泓玥惊喜地发现,经过不间断的康复训练,煊煊已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活动,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送教上门如春阳般照亮折翼天使的生活,更如桥梁,畅通了孩子与广阔世界的联系。”感受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变得明亮,何泓玥难掩内心的喜悦。

“送教不仅仅是送知识,更是送关怀和爱。”范毅说,日常送教的90余名中重度残疾少年儿童,分布在全县47个乡镇(街道)。各送教上门小组经过实地走访调研,依据学生的特点逐一制定个性化送教上门方案,优化送教手段,采取文化课和康复课相结合的方式,把课本知识、康复知识、生存技能等送到学生家中,实现了“不落下一个”残疾学生的育人目标。

“奔赴美好生活的新征程上,一个也不能少。”南部县残联相关负责人说,为让残疾学生重新找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县残联将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帮助更多残疾少年儿童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点亮属于他们的那一片“星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南充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13000012 | 蜀ICP备05029665号-1 |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