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减乘除法”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阆中市司法局积极发挥公证、司法鉴定、律师、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等资源优势,聚焦企业法律需求,搭建企业法律服务平台,深入落实利企便民措施,积极提供助企援助,大力开展“法治体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撑和保障。
(一)聚焦搭建平台做“加法”,服务效能“再提升”。一是开辟“绿色通道”。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企业法律服务窗口,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公证、律师咨询等涉法服务,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快事快办”。二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在阆中市经开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三是开展多元协作。联合个体私营协会,共建个体私营企业法律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与工商联协作,安排律师入驻工商联(总商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
(二)聚焦减证瘦身做“减法”,利企便民“再提速”。一是落实材料“瘦身”。进一步减少法律援助困难证明材料,升级公证大数据平台应用,实现本市人口信息、电子证照、不动产登记、征信等部门数据互联共享,深化公证代查、代办服务模式。二是推动程序“减负”。推出阆中公证综合服务平台,优化整合公证在线办理、金融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电子公证书查验功能模块,实现2类2项公证全程线上线下协调办理,并同步入驻“川渝通办”政务服务平台。三是实现期限“压缩”。全面压缩法律援助和公证办理期限,优化办理流程,对于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将公证书出具时间压缩至24小时内,办理周期同比缩短30%。
(三)聚焦援企帮扶做“乘法”,助企纾困“再深入”。一是助企惠民再深入,积极引导企业困难员工申请法律援助,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优先受理法律援助申请、优先指派法律援助律师。二是维权引导再深入,通过健全律师值班制度,提供全天候法律咨询服务,积极引导来电来访群众依法理性维权,促进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三是法治宣讲再深入,重点推进民法典“典对点进企业”集中宣讲,组织“法律明白人”在村(社区)法律顾问帮带下,到28个村(社区)所属民营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讲。结合“万所联万会”“千所百处帮万企”等行动,发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讲和法治培训。
(四)聚焦法治体检做“除法”,预防风险“再发力”。一是着力事前“问诊”,组建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全面梳理民营企业面临的各类法律纠纷,帮助查找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问诊把脉”。二是加强事中“纾困”,引导律师事务所积极担任企业常年法律顾问,为企业“坐诊式”服务,提供风险评估、合规指引、合同审查、纠纷调处等多元法律服务,筑牢企业法治“防火墙”。三是深化事后“堵漏”,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管理现状,帮助企业加强各环节生产监督,堵住法治漏洞,建立长效机制,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办理企业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87件,化解物业纠纷案件152件,涉企证据保全公证8件。发放宣传资料2600余份,提供法律意见建议56条,为企业提供劳动用工、合同管理等法律风险评估23件,修改合同86份,开展法治讲座36次,解决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满足了企业的法律需求,打通了联系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四川省政府网站
市(州)政府网站
市级部门网站(频道)
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南充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13000012 | 蜀ICP备05029665号-1 |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