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五件大事”战略抓手
推进现代化南充建设迈向新征程
南充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紧紧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真正把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细化实化为各方责任、重点项目、具体事项、推进路径、重大举措。“五件大事”作为“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这一宏伟目标的战略抓手,着眼全域发展、立足市情民情,提纲挈领地指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南充建设的重点、难点、突破点,凝聚全市力量,踔厉奋发,赓续奋进,为奋力推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南充行动”吹响雄壮的号角。
破局之道,抓住“五件大事”,明确现代化南充建设的战略抓手
——落实中省部署,“五件大事”是实现南充战略定位的必由之路。
谋划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南充发展,“五件大事”深刻体现了南充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所赋予的定位,充分明确了南充在全国范围内开拓进取的五个发力方向和着力点,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上标定了现代化南充建设的奋斗目标。
在推动四川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落地落实的进程中,“五件大事”是对省委明确支持南充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和区域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支持南充与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等部署的切实遵循,是南充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应有贡献的使命担当。
——结合南充实际,“五件大事”是加快现代化南充建设的金石之策。
经过长期奋斗,南充现代化产业体系蓄势待发,教育医疗优势日益凸显,“双机场”时代帷幕拉开,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充新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五件大事”充分尊重南充实际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在多重任务叠加、多重目标协同、多重路径并行的南充现代化建设之路上秉轴持钧,动中肯綮地适应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
探索突围路径,“五件大事”中建设全国新型汽车汽配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南充汽车汽配行业基础和完善整车生产线布局优势,充分融入川渝共建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进程;建设国家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将南充“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天然区位塑造为“京津冀-成渝主轴”“长三角-成渝主轴”和西部陆海走廊交会点的当代国家战略要冲地位;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充分将南充全省医疗资源第二的存量优势转换为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能级的升势;建设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充分激活区域内丰富文旅资源,在扩大城市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以旅游新消费催生文旅新经济;建设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持续完善已具备相当规模的全域农业生产供应链和精深加工链,扛起粮食大市责任,支撑农业强市格局。
笃志前行,抓实“五件大事”,构筑现代化南充建设的四梁八柱
——聚焦市场导向和龙头带动,建设全国新型汽车汽配产业基地。
南充是全省唯一具备生产柴油、纯电动、CNG等多种动力路线商用车能力的城市。汽车汽配产业一直以来作为南充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具有深远的发展历史。面对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汽车市场,南充汽车行业发展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建议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导向,围绕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趋势,举全市之力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汽车整车与零部件总成类企业。着力构建自主可控、高效协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生态,引入国际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体系,以临江新区为龙头企业主要承载地,以嘉陵区为协同发展区,以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仪陇县为全产业链配套区,依托商用车产业链基础,全力构筑整车+配套产业格局;依托现有专用汽车研发、制造和营销优势,助力专用车系列品牌市场影响力提升;顺应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以补位姿态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发展。
——兼顾交通基建和物流运营,建设国家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当前,南充“铁公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趋成熟,形成了南充至全国主要经济区“3小时交通圈”、南充至成渝“90分钟交通圈”和“市内1小时交通圈”。阆中古城机场建成后,南充成为全省首个拥有双机场的地级市,人均基础设施保有量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南充曾经的交通枢纽规划与经济、人口、区位等综合实力不完全适应,综合枢纽场站数量仍显不足,高铁站、机场、客运枢纽站、港口码头之间衔接不畅,换乘用时较长,货运枢纽(物流园区)仅覆盖中心城区,嘉陵江航道还未实现全线全时通航,货运场站铁路专线建设较为缓慢,亟须进一步提高交通枢纽运输能级,提升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建议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推进阆中古城机场投运,完成嘉陵江航道整治提升,加快高坪机场三期改扩建、成达万高铁、汉巴南铁路、成南高速扩容、南充过境高速、南潼高速等项目进度,加快构建衔接顺畅的立体交通网络。在物流运营系统方面,发展现代智慧物流,推动南充现代物流园提档升级,规划建设智慧仓储管理、城市共同配送等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都京港物流园、经开区化工物流园等特色园区,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亚国际物流大通道。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大力引进资源整合能力较强、供应链解决能力完备的头部物流企业,引导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加盟等方式实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统筹水平提升和分布均衡,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南充现有医疗资源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川东北首位。南充在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锻造优质医疗资源的同时,还需放大医卫资源辐射效应,促进全域医疗事业均衡发展。
建议持续提升医卫资源的聚集力,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统筹推进县域医卫次中心建设,扎牢基层卫生网底,全面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同时,加快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把信息化和大数据作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和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既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互联网诊疗服务,又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带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整体实力。
——着重线路打造和内核挖掘,建设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
2022年,南充成功承办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八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等多个重要会议,推出10个展陈、30余项文旅活动;举办了全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招商引资文化旅游项目33个,集中展示了“将帅故里·锦绣南充”的风采。但综合来看,南充文旅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还略显不足,表现为文旅融合新业态和新产品不足。
建议以江河湿地亲水度假为主打特色,整合展示嘉陵江精华和魅力,彰显度假区“水游水美水城”的独特魅力;持续推出重大特色节会活动,将“中国(南充)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等打造成活动品牌。深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依托高铁、火车、自驾车等,构建1小时休闲度假生活圈,深度开发重庆、成都及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资阳等成渝城市群的旅游市场,加快建设高品质文旅消费中心。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提升产地优势和渠道畅通,建设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南充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四川省农副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中国四大蚕茧和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粮食产量、生猪出栏量连续多年领跑全省,“绸都”“果城”成为南充对外交流的名片。建设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有助于实现南充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嬗变、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建议持续推动特色化、专业化、现代化农产品基地建设,持续推动农产品企业培育壮大,发挥现代农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的龙头带动效应,形成规模效益,促进外向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培育晚熟柑橘、木本油料、蔬菜等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我市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产品等物种资源优势,培育发展南充丝绸、西充二荆条辣椒、阆中川明参等特色产业;持续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的原则,统筹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推动农产品供应链完善,加快打造区域农产品交易信息线上平台,立足农产品高效集聚需求,充分发挥好充食运营公司统筹中转作用,依托中欧班列首发城市优势,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和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国内外物流网络高效衔接。
高瞻远瞩,抓好“五件大事”,打开现代化南充建设的全新局面
——以全国新型汽车汽配产业基地为先导,打造制造强市的纵贯线。
“五件大事”开宗明义提出加快建设全国新型汽车汽配产业基地,汽车汽配产业承担着推动南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锋角色。南充在实现汽车产业突破性提升的同时,要充分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和创新研发中心,促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带动产业链、创新链和金融服务链协同发展,从而带动南充制造业整体提档升级。紧盯汽车智能化趋势,充分利用南充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发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零部件;关注汽车轻量化技术,协同南充新型材料产业发展,推动如碳纤维、铝合金、镁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研发制造,探索3D打印技术和激光焊接技术等新工艺。
——以国家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支撑,打通区域协同的连接点。
建设国家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是推动形成以南充为中心的区域发展的关键支撑。利用既有交通基础设施资源加强南充与成渝双核及周边市州的联系,打造“铁公水空”网络,切实提升区域交通运输服务便利化水平,既是建设国家立体综合交通枢纽的初衷,也有利于推动交通运输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建议着眼区域一体化发展,同双城经济圈内其他城市规划统筹衔接、港口机场整合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化提升、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协同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成立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以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南充-达州组团、南广遂一体化进程驶入快车道。
——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突破,推动民生事业的大发展。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南充始终将民生福祉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生动体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在获取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幸福感、获得感。建议坚持以维护和促进全民健康为鲜明导向,强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同时,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既涵盖生病以后的就医,也涵盖未生病之前身体的保健,在医疗纵向层级之外,拓展更多元的内容,加强中小学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推广成人阶段“体医融合”,试点“长护险”保障失能老人护理等。
——以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为基点,打响锦绣南充的金招牌。
建议在建设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跨界思维,整合丝绸、果品、房地产等资源,加强与企业联合营销,开展跨界合作营销。例如推进与丝绸小镇、六合集团跨界营销,由丝绸企业牵头,举办国际丝绸展览会、丝绸制作技术论坛等活动。宣传度假区旅游的同时推广售卖南充瓜果,共同举办南充农产品相关活动,强化南充“果城”形象,将南充文化推出去,吸引游客走进来。
——以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为依托,握紧乡村振兴的接力棒。
建设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离不开现代化农村和现代化农民,而农业生产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科学把握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之间的关系,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协同振兴,才能加快实现南充从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的转变。建议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立足本土情况,多渠道、多方面寻找本地的能工巧匠、返乡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共同商讨乡村发展之路,从本土自然资源优势出发,走出“独一无二”的乡村振兴道路。在壮大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的过程中,既要注入更多的新动能,让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增强,也要拓宽覆盖面、受益面,带动周边的村民发展产业,真正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凝心聚力,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四川省政府网站
市(州)政府网站
市级部门网站(频道)
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南充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13000012 | 蜀ICP备05029665号-1 |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