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绿色底线 服务绿色发展奋力绘就生态优美的南充画卷

时间:2023-03-30 19:50:00 |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3月30日上午,南充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专场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重点介绍南充市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2023年工作安排。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参加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

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中轩表示,2022年,南充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22年,全市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提前三年进入空气达标城市。紧盯PM2.5、优良天数率、重污染天气比率“三大指标”,印发了臭氧攻坚方案、秋冬季攻坚方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及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着力发挥科技支撑、生态—气象联动、蓝天督查督办、行业部门执法监管“四个作用”,有效遏制大气环境污染。全市主城区PM2.5平均浓度3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优良天数345天,在全省15个重点城市排名第一,综合指数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5。

2022年,全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制定出台了《南充市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积极推进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并采取“省市共建”模式,建立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携手科研院校开展长江驻点修复保护研究,推进嘉陵江流域协同保护。深入实施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切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黑臭水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推进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嘉陵江干流(南充段)及升钟水库稳定保持Ⅱ类水质;12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连续4年达100%;全市62个小流域断面水质达标率96.8%,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2022年,全市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土壤污染防控取得明显进展。印发了《南充市“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更新了全市污染地块名录(第三批),并推动南充炼油厂、高坪老君冶炼厂等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和管控。完成了80宗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行业排查整治。推进全市31家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全流程物联网监管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医废处置全过程在线闭环管理,规范处置医疗废物8133吨。

2022年,全市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基础进一步夯实。以立法促进乡村生活污水治理,创新构建了“1+N”制度体系,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结形成了阆中市“三结合、三统筹、三坚持”、南部县“三治三动三融”、仪陇县“四个结合六种模式”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先进模式。截至目前,累计1844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19条农村黑臭水体完成整治。

2022年,全市持续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公众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出台《南充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销号办法(修订)》《嘉陵江南充段采砂堆码场及加工厂管理办法》,铁规立矩推进问题整改。《南充市环境基础设施攻坚行动纪实》《南充搬迁改造城中污染企业》2个案例入选全省“督察整改看成效”正面典型。全年共推动完成77项中省督察及长江经济带问题整改,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万吨/天,岸线复绿41.5公里,推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在全省排名第2。

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坚持主动服务中心大局,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经济发展抓环评服务,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创新建立“三减、三专、三审”(精减审批环节、压减审批材料、缩减审批时间;专人服务、专班服务、专家服务;承诺审批、打捆审批、线上审批)机制,为300个省市重大项目、57个“金融工具”项目做好环评服务保障,全市推进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工作突出,被生态环境厅纳入“红榜”市州,享受生态环境领域政策激励。围绕“三线一单”落地抓运用管理,建立“三线一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为基础的生态环境准入体系,为电子信息产业园、表面处理集中区、纺织印染基地等项目规划选址提高了决策支撑,全市“三线一单”工作被生态环境部评为表现突出集体。围绕差异化监管抓执法帮扶,转变监管理念,优化执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全面推行差异化执法监管,将55个环保诚信企业纳入环境执法正面清单,实施远程非现场监督检查。围绕国省项目抓政策争引,争取中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2.3亿元,帮助10个环保项目获得金融贷款20亿元,成功申报财政贴息1095万元,总投资60亿元的嘉陵江(顺庆段)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试点项目。

2022年,南充市成绩突出、硕果累累,阆中市、西充县获批省级生态县;“天府卫士-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受到部领导肯定性批示;完成嘉陵江干流等33条河流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试点工作,建立了全流域、全要素、全联动的环境应急处置机制,形成了南充经验;《南充市生态环保服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被中国环境报刊发宣传;创新“1+15+3”目标绩效考核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绩效考核制度体系,在省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报上推广等等。

2023年,南充市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七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以美丽南充建设为统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奋力谱写美丽四川的南充篇章。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推进美丽南充建设。加快推进规划纲要编制,系统推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展试点示范,努力打造美丽四川建设“南充样板”。二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持续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O3)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攻坚。三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积极推动1-2条小流域开展“三水共治”示范试点。四是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推进农用地分类治理,加快受污染地块修复,强化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监管,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五是加快推进环境问题整改。按照整改方案序时推进44个国省移交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按照国省市出台的最新销号办法,对历年来已经整改完成但尚未销号的37项任务,严格按程序销号备案。开展常态化排查整治,持续巩固整改质量。

对于南充日报社记者“为有效改善我市水环境质量,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我市正在大力开展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请你简要介绍下该项工作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以及后续工作安排?”的提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排水科科长蒲勇表示,实施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是市委、市政府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南充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保护全市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是排水管网排查检测全面完成。通过采取潜望镜和管道内窥镜等技术手段,全面开展城市地下排水管道排查与检测,全市共排查检测排水管网7605公里,其中中心城区排水管网4200公里。针对发现的排水管网接头脱接、管网破损断裂、管网淤堵、雨污管网错接等病害问题,科学制定整治方案,为全面实施排水管网病害整治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排水管网改造建设强力推进。全市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共实施项目41个,项目总投资190.65亿元。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新建城市排水管网763公里(县城及以上新建467公里、建制镇新建296公里),更新改造排水管网785公里(县城及以上改建426公里、建制镇改建359公里),已累计完成投资119亿元,投资完成率达62.4%。三是生活污水质量和收集处理率有效提升。通过实施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各污水处理厂进水BOD(生化需氧量)平均浓度达到132.48毫克/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8.8%;各县城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92%,全市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2%,在全省21个市(州)排名前列。四是排水管网维护管理进一步加强。根据排水管网排查检测成果,实施了排水管网及设施地理信息(GIS)系统建设,实现管网信息化、账册化管理。同时,组建专业队伍或委托专业机构,强化排水管网、雨污水检查井、排水口及泵站等排水设施的日常巡查和维护管理,进一步压实责任,全面加强了排水管网的运行维护管理。

蒲勇表示,全市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因项目建设多、涉及范围大、占道施工广,导致城区部分路段交通拥堵,给市民出行造成了不便。下步将加强工作统筹,加快项目推进,坚决确保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如期完成。一是优化施工组织。组建工作专班指导属地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尽可能压缩施工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坚决杜绝围而不建、建而不推的情况发生。二是加强跟踪督促。督促责任单位、施工单位上足人员机械,抢抓当前项目建设施工“黄金期”,争分夺秒抓进度、赶工期,全力把之前因疫情、高温影响的进度抢回来。三是加大督查督办。会同市委目标绩效办对各县(市、区)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推进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进度滞后的给予通报批评,对工作不作为、慢作为的严肃追责问责,坚决确保两年攻坚行动按时完成。

对于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工业源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2023年有什么打算?”的提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科科长吴丽红表示,2022年在工业源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如下工作:一是有序推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淘汰类目录和《南充市2022年度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等文件,细化工作举措,明确工作任务,对2021年淘汰落后产能进行“回头看”,防治死灰复燃,全面推动落后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二是开展重污染天气专项检查。为做好全市工业污染防治工作,降低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出台了《南充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工业应急组应急响应实施方案(2022年修订)》,并要求各县(市、区)经信局定期督查287户工业源企业。对照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清单,按照“一厂一策”的原则,重点企业通过错峰生产、减产、停运车辆、增加环保设施等措施,落实应急减排措施。三是持续开展燃煤锅炉整治。通过煤改电、煤改气、关停淘汰和技术改造等方式,淘汰非城市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37台,推进嘉美印染燃煤锅炉完成了超低排放清洁生产改造。四是做好VOCs原辅材料替换。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攻坚重污染天气,下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工业企业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料替代工作的通知》, 加大VOCs综合治理,并组织专家对重点园区、企业开展原辅材料及产品源头替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等知识讲座和产品技术推广服务。五是持续做好“散乱污”排查整治。在全市全面排查工业行业“散乱污”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将“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工作纳入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中,做到动态清零。

吴丽红表示,2023年将继续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对标工作职责,加强监督指导。切实推进低VOCs原辅材料、企业错峰生产、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落实,着力于绿色体系建设,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二是持续做好防治,加强排查力度。对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排查出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人等。三是针对“侥幸”现象,加强政策宣传。针对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和“不愿停”的现象,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工作,帮助企业充分认识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执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于川网传媒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022年7月,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了《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全面推动美丽四川建设。请问关于美丽南充建设,我市有哪些设想,具体有哪些举措?”的提问,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环境管理科科长邓晓霞表示,根据国家出台的“美丽中国”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以及《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1-2035)的战略部署,美丽系列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土空间优化、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自然资源集约节约使用、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现代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所以美丽南充建设绝不是单一的某一方面的建设,而是全方位的建设和提升,最终目标是以呈现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人文特色之美、文明和谐之美和绿色发展之美。

邓晓霞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全市将坚持以“生态优先、系统谋划、以人为本、有序推进”的原则,重点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历史文化新传承、环境高水平治理、生态保护和修复、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领域,系统部署美丽建设重点目标任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展试点示范,统筹推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等细胞建设,重点着力于“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传承发展美丽人文、打造美丽宜居城乡、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化提升自然生态品质、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聚力打造“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川东北美丽核心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名城、成渝生态宜居示范区”,奋力谱写美丽四川建设的南充篇章。

对于四川经济日报记者“2022年,我们生态环境局在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又是如何打算的呢?”的提问,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科长黄山表示,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中省市关于“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环评服务方式,提升环保要素保障水平,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高效服务重点项目。创新“三减、三专、三审”环评服务举措,最大限度优化环评审批服务质效。“三减”,即精减审批环节、压减审批材料、缩减审批时间,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时间由法定的60(30)日,压缩至20(5)个工作日,缩减时间70%以上;“三专”,即对重大项目指定专人、成立专班、邀请专家,全程点对点、保姆式服务,指导企业及时解决建设项目选址、环评文本编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等问题,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早日建成。2022年,为永盈新材料、溢辉电子元件生产线、中景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32个省市重点项目提供了高质高效的环评服务保障。特别是为推动永盈新材料项目一期尽快落地开工,开辟即报送、即受理、即审批的“绿色通道”,开创了全市同类建设项目用时最短记录。“三审”,即承诺审批、打捆审批、线上审批,创新疫情防控形势下环评审批新模式,坚持防疫抗疫、项目审批两手抓,实现服务“不断档”、审批“不降速”。2022年,以“三审”模式,为爱尔华微电子设备制造零部件、汉巴南铁路供电工程、规模以上生猪养殖等30余个项目提供高效环评审批服务。另一方面,全力帮扶小微企业。为切实做好助企纾困工作,市生态环境局持续开展“开通一个咨询电话、每周一个接待日、每月一次集中服务”的“三个一”的环保服务活动。2022年,累计受理电话咨询2256次,接待来访人员512人次,为小微企业解决环评和排污许可方面的问题398个。

黄山表示,下步,市生态环境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六个区域中心”战略部署,紧紧盯住“300个重点项目”,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程序,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环评服务保障。

对于南充播报记者“清明节即将到来,祭祀焚烧香腊等行为影响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请问城市管理部门将如何加强管理?”的提问,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监督科科长孟晓林表示,“清明节”期间,全市将按照“平安清明、文明祭扫”的通告要求,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借助市内外媒体、城管网、微信微博、LED广告、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开展文明祭祀宣传,指导街道社区规范悬挂标语横幅;倡导敬献鲜花、植树绿化、网络祭奠等文明、低碳、清洁、环保、安全的祭祀祭扫活动,缅怀英烈、告慰逝者。同时,请市民朋友相互转告,共同呼吁、倡导文明祭祀。二是加强巡察执法。联合有关部门清理违规售卖传统祭祀品行为;园林绿化责任单位配合综合执法部门,对重点区域全时值守,及时劝导和制止在公共场所焚烧祭祀品的行为,对不听劝导的依法查处,对极端妨碍执行公务、引发火灾等造成严重后果的,移交公安部门处理。三是加强清扫保洁。环卫部门全面启动洗扫车、抑尘车、雾炮车等环卫机具,加大清明节期间的清扫保洁力度和频率,压实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责任,加大夜间巡查力度,及时清理不文明祭祀活动留下的废弃物和痕迹,确保城区环境卫生整洁有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