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优秀案例之西充县义兴镇有机村

时间:2023-12-13 14:57:47 | 来源:市农经站

发展有机农业  壮大集体经济

村情简介

有机村位于西充县北部,距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5个村民小组,人口561户1358人,现有党员62人。近年来,该村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理念,按照宜居、宜业、宜游标准,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大力推行“一建二定三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工作法,集中打造的乡村旅游示范区,有力推动全村产业兴旺、集体受益、群众增收。先后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治理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5A级先进村党组织”和2021年度“全国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亚洲有机峰会永久会址落户该村,是西充建设“中国有机农业第一县”的核心基地。

典型做法

突出支部领建,打造示范乡村

一是支部建设。对接全县“2+4”特色产业布局,择优选择以有机脆李为主、稻田养鱼为辅的农业项目,牵头成立脆李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稻田鱼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本村521户农户、40户贫困户全部入社。二是强化领导。规范组建社员大会、理事会等机构,村支部书记兼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4名村“两委”成员、2名致富带头人、3名返乡农民工、2名后备干部等进入管理层,全面加强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三是规范运行。推行村支部提议、联席会议商议、社员(代表)大会决议议事决策程序将村级发展项目、集体经济收益等纳入“七公开一曝光”重要内容,适时向群众公布,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四是确定发展方向。坚持支部主导、群众参与,立足区域交通、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等确定发展方向制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发展有机农业,先后规模发展有脆李335亩稻田鱼120亩结合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在合并村原黑柏山村规划新建粮油种植示范片340亩。

突出有机农业,打造实力乡村

    一是做大规模农业。采取“企业+专合社+农户”的方式,引进培育茂源农业、百科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流转土地2000余亩,连片打造市三星级有机果蔬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园区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二是做强有机农业。坚持生产标准化,广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做好废旧农膜等回收利用,落实灯诱、光诱、色诱、生物防控“三诱一防”绿色防控措施,让有机成为该村响亮的名片。三是做优循环农业。探索建立“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养殖场模式,以茂源生猪养殖场为依托,完善沼渣沼液水肥一体化系统3000余发挥农村废弃户沼作用,改建户用沼气池20余口,人畜粪污进沼气池,厌氧发酵还田“畜禽—沼液—柑橘”“畜禽—沼液—蔬菜”等种养循环模式得到全面推广,进一步提升种养循环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效益,解决生活污水治理难题。

突出农旅融合,打造魅力乡村

一是有机峰会海外闻名。2015年国际有机农业区域产业发展论坛、2017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第二届亚洲大会、2019年亚洲有机产业创新发展(首届)峰会、2021年亚洲有机产业创新发展(第二届)峰会连续在西充召开,23个国家1000余人次嘉宾参加,2019年亚洲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峰会永久会址成功落户该村,成为全县有机标准发布、有机技术策源、有机价格指导的重要平台。二是民宿经济持续爆棚。“乡愁记忆、有机文化、有机生活”为主题,依托亚洲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峰会永久会址,规划建设有机食缘美食餐厅、民宿乡舍、从前慢茶舍、有机文化博览馆、有机农业培训中心、创客工坊、大师工作室、有机科普实验基地等子项目,让有机村成为闻着向往、去者追忆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三是乡村集市骤然升温。充分发挥有机村的人文地理优势,在国庆、中秋等重要节日,频频举办美食节、农产品展销会、水果采摘、亲子教育等文旅活动,实现特色农产品销售及乡村旅游收入1300余万元,带动周边150余户群众实现户均年增收1.5万元。

突出人居环境,打造宜居乡村

一是实施民居改造工程。坚持“不搞大拆大建”的观点,按照“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东北民居古朴风格,采取“政府领导、农民自愿、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方式,打造集有机循环农业、旅游观光和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农业农村综合示范样板,展现川北民居清新、古朴的风格。二是实施环境提优工程。“三清”为重点,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五年行动,统筹实施“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集中打好村庄清洁行动春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五大战役”,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污和清洁水源水体,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等各项指标全面达标,广大群众享有了“洁净优美、规范有序”的生活环境。目前,该村建设公厕3座,户用无害化厕所1200余户,落实保洁员10名,构建了完备的卫生保洁体系。三是实施习惯提升工程。发挥电视、广播、QQ、微信等媒体的作用,加强村庄清洁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改变传统不良生活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完善村规民约,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比机制,常态化开展“文明卫生星级农户”评选活动,通过红黑榜不定时公示,让村庄清洁成为群众新的生活风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