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时间:2023-07-27 15:23:07 | 来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7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13个“世界肝炎日”,我国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请广大群众主动接种甲肝、乙肝、戊肝疫苗,主动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况,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一、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肝炎分为两大类,即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酒精性、代谢性、药物性肝炎等)。平时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但传播途径不同。

二、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病毒最常见的传播形式为粪—口途径,也称为肠道途径,即被污染的食物和水进入消化道引起甲肝感染。生活在水中的甲壳类动物,很可能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当人们食用未煮熟的牡蛎、蛤、蚝等水产品时,有较高感染甲型肝炎病毒的风险。甲肝感染的主要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冬春季节是甲肝发病高峰期。

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和医源性传播。

1)血液传播:含有乙肝或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进入人体后即可导致感染,如输血、血液透析、器官移植都可以传播。

2)母婴垂直传播:如果母亲是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携带者,那么在分娩前后会有一定概率传给胎儿。

3)性传播:与感染了乙肝病毒的患者有无防护的性接触,经破损的皮肤黏膜可以传播乙肝病毒。

4)医源性传播:医疗工作中使用受污染或者消毒不严的针管、针头,都可造成乙肝或丙肝病毒的人为传染。

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有着相同的传播途径,即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进行传播。但丁型肝炎病毒极少单独感染,多与乙型肝炎病毒等DNA病毒共同感染。

戊型肝炎则同甲肝一样,也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既往以水型流行最为常见,具有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且多见于有不洁饮食史的人群。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孕妇易感性较高,易出现重症戊肝,病死率较高。

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主要临床表现、潜伏期、传播途径等特点请看下表。

三、如何防治病毒性肝炎

1.积极预防。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不饮生水,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

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杜绝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避免共用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文身工具、剃须刀及牙刷等);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可有效预防乙肝和丙肝。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新生儿应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次乙肝疫苗,之后在出生后的第1个月、6个月还需再接种两次疫苗;如果母亲有乙肝病毒感染,则新生儿在接种疫苗的同时,还应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避免发生母婴传播。无免疫力的成人亦需接种乙肝疫苗。目前丙肝疫苗尚处于研发阶段。

2.主动检测。

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如有不洁饮食史,并伴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症状,如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不适、尿色加深等,应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检查。

易感染人群(如有输血、共用注射器、多性伴、使用消毒情况不明的器具文身、穿耳等行为的人员,乙肝和丙肝患者配偶或所生子女)和肝脏生化检查不明原因异常者主动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乙肝和丙肝检查,了解自身感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3.规范治疗。

甲肝和戊肝绝大多数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经及时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半年内可完全康复。

乙肝容易转为慢性,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完全清除乙肝病毒,但经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延缓和减轻肝脏损害,阻止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丙肝也容易转为慢性,经过规范全疗程的抗病毒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治愈。

所有病毒性肝炎患者应避免酗酒、吸烟、不合理用药等加重肝脏损害的行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