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联合开展糖尿病、骨质疏松 爱心义诊活动

时间:2022-11-18 10:55:53 | 来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作为重要慢性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为了提高公众主动防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的意识,由南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充市中心医院联合举办的糖尿病及骨质疏松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于11月16日在南充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举行。


来自市疾控中心慢病科,市中心医院的内分泌科、骨科、放射科的专家在活动现场免费为前来咨询的群众就糖尿病的饮食控制、规律服药、监测血糖和体育锻炼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并对大家关心的糖尿病治疗、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进行了耐心解答,市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为前来义诊的市民免费测血糖和骨密度,同时开展了健康知识宣讲活动。活动现场还张贴海报、悬挂横幅,放置宣传展架,发放宣传资料和礼品供群众阅读和使用。

  据统计现场测血糖、骨密度和接受咨询的群众近100人,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接地气,拉近了患者和专家的距离,方便医患交流和沟通,获得他们的广泛赞誉。

(慢病科)



糖尿病防治知识

一、糖尿病的概念及症状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典型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简称“三多一少”。

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即可诊断为有糖尿病:

(1)一天中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三、糖尿病控制不良将产生严重危害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一)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同年龄、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病情更严重。

(二)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四)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

(五)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一)定期监测血糖: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二)注重饮食调节:平衡膳食;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限制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减少单糖和双糖食物;高膳食纤维饮食。

(三)健康运动:规律运动可以直接降低血糖值,增加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通过运动,使超重或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五、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一)足部检查和护理: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治疗非常困难,患者除了定期复诊时检查足部外,在家也应做好足部护理。

(二)科学服药: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用药物,随意服用可能导致药物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低血糖或者不良反应增加等,不得随意更换药物。

(三)血糖监测:糖尿病人的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


骨质疏松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776元人民币。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 1080亿元人民币。


(三)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四)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五)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适量运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增加日光照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提示:防晒霜、遮阳伞也会使女性骨质疏松概率加大。平时户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出门又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或者用遮阳伞,会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六)早诊断、规范治疗,降低危害。

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


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调整生活方式: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注意适当户外运动;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


药物治疗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