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核心信息(微信 网站)

时间:2022-09-28 15:48:30 | 来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10月8日是第25个全国高血压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发病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加之人口的老龄化,使高血压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的慢性疾病之一。高血压的心、脑、肾、眼等严重并发症不仅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和家庭负担,也影响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因此,控制好血压指标,加强对高血压并发症的监测和控制,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什么是高血压病: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继发性血压升高,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血压读数≥135/85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

2.高血压有哪些严重并发症:常见的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病、中风(脑卒中)、肾衰竭、眼底动脉硬化等损伤。

    3.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遗传、食盐过多、口味过重、吸烟、酗酒、精神紧张、压力大、肥胖、缺乏运动等。
    4.高血压的预防:(1
)合理饮食。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2)坚持运动。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健走、游泳、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3)戒烟限酒。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4)定期测量血压是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办法。
    5.高血压的治疗:(1)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和规律服用降压药,降压治疗要达标。不盲目相信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2)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65岁以上患者降至150/90mmHg以下。(3)血压控制不佳者应及时就医。
    6.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及随访管理。国家已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遵医嘱服药、监测血压和复诊,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风险。

    7.高血压患者的运动:(1)提倡因人而宜,小量运动开始,从轻度运动到适度运动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达到运动标准负荷量。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运动心率=170次/分-年龄,或主观感觉稍稍气喘、微微出汗。(2)高血压患者不建议清晨去锻炼,因为清晨的血压一般都比较高,如果你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势必是有危险的,建议傍晚或饭后1小时锻炼,但不宜过饱以免影响运动量和发生其他不良反应。(3)如果血压明显升高180/100mmHg,而且波动大或合并其他病情不稳定时,要适当减轻运动强度或停止运动。

8.家庭自测血压的方法:(1)测血压前至少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并排空膀胱,不宜受冷。(2)全身放松,保持平稳自然呼吸, 测量时不要说话或晃动身体。(3)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双脚平放于地面。(4)测量时尽可能裸露上臂,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5)将臂带套在左臂上,捆扎松紧适度,臂带的下缘应高于肘部1-2cm,空气管应在中指(手掌方向)的延长线上。(7)测量结束后,应立即记录下来。记录内容应包括测量日期与时间、收缩压、舒张压与脉搏值。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1.20%,患者人数超1亿,并呈快速增长趋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可防可控,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糖尿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可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疾病负担,提高生命质量。

1.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其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即空腹血糖(未进饮食8小时以上)≥7.0mmol/L,或任意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2.糖尿病的高危人群:(1)具备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等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2)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3.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心、血管、肾、眼、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4.糖尿病预防: (1)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人们自我防范的意识,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2)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生活中做到“健康121”(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3)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4)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5) 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以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5.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 (1)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2)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3)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应避免空腹练习,单次运动量不宜太大,时间不宜过长,可采用少量多频率的运动方法。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随身携带简单的糖果,防止运动诱发低血糖症状。(4)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开展;(5)积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高血压防治新闻稿(报纸)

2022年10月8日是第25个全国高血压日,据南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监测资料显示: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在27%左右,全市现有高血压人数120万左右,近年来我市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预防高血压要做到:1)合理饮食。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2)坚持运动。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健走、游泳、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3)戒烟限酒。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4)早发现早治疗。定期测量血压是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办法。(5)坚持吃药.确诊为高血压后,最重要的就是按时按量服药,保持血压稳定,减少或者避免了高血压对于身体脏器的危害。(6)保持乐观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一个良好乐观心态,避免情绪过激。

(南充市疾控中心 慢病科 吴林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防治新闻稿(报纸)

2022年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据南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监测资料显示:我市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近13%,全市现有糖尿病患者近60万,近年来我市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心、血管、肾、眼、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是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

糖尿病预防需要做到: (1)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我市居民的自我防范的意识,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2)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生活中做到“健康121”(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3)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4)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5)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以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南充市疾控中心 慢病科 吴林副主任医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