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结核病防治小知识

时间:2023-08-23 09:42:50 | 来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又称“痨病”和“白色瘟疫”,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人体除头发、牙齿和指甲外都可发生结核病。肺脏是最常被侵犯的器官,肺结核占结核病的80%以上,是最常见的结核病。

    2.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结核杆菌主要以飞沫的形式通过呼吸道传播,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和唱歌时,均可以产生含结核杆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含菌的飞沫可能受到感染。结核杆菌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传染,如经消化道传播(如通过饮用未经消毒的含结核杆菌的牛奶而感染),还有极少部分是通过破损皮肤、黏膜接触等感染。

    3.哪些结核病具有传染性?

    能够向体外排出结核杆菌的结核病患者有传染性,如肺结核患者痰、飞沫中有结核杆菌时就具有传染性,肠结核患者大便中有结核杆菌就具有传染性。

    4.哪些人容易感染结核杆菌?

人群对于结核杆菌普遍易感,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结核菌的人均会感染。因为是否被感染,除了与结核菌的毒力、数量和接触频度因素有关,主要与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有关(就比如狂风来临,房子是否坍塌除了与风力的大小、持续的时间有关,也与房子本身的坚固性即房子对风的抵抗力有关)。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即长期与肺结核患者生活或工作或学习的人群)、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容易感染结核菌。

    5.感染了结核杆菌一定会发病吗?

    不一定。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感染结核杆菌的毒力强弱和结核杆菌的数量多少,二是机体的免疫状态。约5%-10%的感染者在一生中最终发展为结核病,并且多在感染后1-2年内发生。

    6.出现什么症状应该警惕结核病?

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咯血、胸痛、呼吸困难时,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当出现发热(午后低热多见)、盗汗、食欲减退、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结核中毒症状时,应警惕是否患了结核病。

    7.结核病能治好吗?

    一旦诊断结核病,正确认识,及时治疗,并按时、按量、持续服药,定期复查,完成规定的疗程,大多数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千万不要因为症状好转但未完成规定的疗程时自行停药,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间断服药,也不要私自减少某种药品种类或数量,否则极大可能产生药物的耐药性,降低治愈的机会。

    8.常用的针对结核杆菌消毒方法有哪些?

对于患者使用过的器皿、用具等耐热物品(如碗筷、水杯等)最简便的消毒方法就是煮沸10-15分钟后再进行清洗;书籍、棉被等用品可以在日光下暴晒3-4小时或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消毒;患者接触或使用过的大件物品可用酒精擦拭消毒。

    9.如何预防结核病?

首先是尽早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其次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切断结核菌的传播途径(如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房间开窗通风),最后是保护容易受到感染的人群,如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