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改造” 暖了群众心
营山县城一角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产业承载的“载体”、是地方发展的“窗口”。营山县继实施城市更新项目实现“老城展新颜”以来,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断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城市颜值不断刷新,百姓归属感越来越强。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12月6日,城南街道火车站社区时代春天·铂郡小区。伴随着外架陆续拆除,小区渐渐露出了新颜:米黄色和灰色的格调取代了昔日斑驳的外墙色彩,辅之以整齐划一的蓝色中空玻璃窗,外墙立面焕然一新。走进小区,原先破旧的水泥地面已改造成透水混凝土路面,花坛内新栽种的桂花树、三角梅等植物,花坛、车库入口的墙壁等处贴上了大理石砖。
而与铂郡小区对面的兰郡小区,外墙改造也是如火如荼,地面、绿化施工井然有序。
营山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营山计划投资近9亿元,对县城翠屏中路片区、中城片区、望塔路片区等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将惠及一大批小区和住户。
在华兴街、北坝横街等居民住宅小区,电梯加装工作有条不紊。据营山县住建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全县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共报建21台,目前已完成16台,余下5台正在加装中,共涉及10个老旧小区,将惠及400余户住户。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12月7日,笔者走进营山县西月湖公园,入口的仿古式建筑、牌坊已焕然一新,工人们正忙着调试互动光彩,施工现场有条不紊。
建于2000年的西月湖公园位于县城西北面,总面积488亩。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场地面破损,内部设施老旧等问题凸显。
该项目施工负责人司根东介绍,该项目包括广场地面铺装、入口节点景观打造、现状古建筑修缮翻新以及互动光彩工程等,预计本月底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而与西月湖公园相距不远的朗池湿地公园,则以崭新的面貌给居民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朗池湿地公园建于2012年,公园错落有致的阶梯式布局、方砖间隔步游道,虽然雅致,却给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带来不便。
今年5月,营山县多个部门联动,共同推动了公园升级改造。实施了包括出入口、园区游道、栈道、廊桥、卫生间等8个点位硬件建设,重新划定、设置了无障碍停车位,增建了无障碍卫生间、一座平桥,增设了8个座椅、21盏庭院灯、170米护栏。
今年以来,营山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持续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和精品亮点工程打造,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市民舒适度、幸福感不断提升。除了对城区公园进行提档升级,还新建成了兴隆湖公园。同时,布局了一批“口袋”公园,对公厕进行了升级。在老城区新建5个停车场,新增车位700多个。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彰显城管温度
干净整洁、管理有序是营山县城给人的第一印象。2020年,营山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为巩固创建成果,该县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持续发力。
引入市场机制,分片分区进行城市保洁和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不断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本着“疏堵结合、管理可控”的原则,结合群众意见、商家反馈、交通状况以及区域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在县城13个社区设置39处“潮汐市场”,允许摊贩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摆摊设点,时间一到就收摊。让商贩、市民在烟火气中感受到城市治理的温度。
采用轮班值守方式,对城区在建工地“一硬四有”“六必须六不准”落实情况进行不间断巡查管控,对建筑垃圾运输、处置实施全过程监管,城区扬尘得到有效管控。
常态化巡查城区餐饮企业的油烟净化器安装使用情况,每月开展餐饮企业厨余垃圾乱倒、餐厨废水乱排专项治理行动,每周检查各餐饮店的厨余垃圾去向,确保餐饮门店油烟净化器安装使用率、烧烤摊环保能源使用率均达到100%。
常态整治背街小巷、市场内外、城郊结合部、小区院落、“五小”行业“五大难点”和摊位乱摆、棚架乱搭、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四大顽症”,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进程,逐步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提升城市管理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