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丨开展“八大行动”,2023年南充市司法行政工作这么干

时间:2023-04-04 15:40 | 来源:南充市司法局


2023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以法治建设为统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按照“1351”总体思路,讲政治、抓法治、护发展、优服务、强监督、保安全、推改革、正行风,聚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为建设现代化南充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以“八大行动”牵引推动各项工作。

2023年,全市司法行政重点工作是:

重点推进八大行动:

(一)开展“政治忠诚铸魂行动”:

1、加强政治学习: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带动作用,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铸魂。

  1. 建设政治机关:

以“四好一强”领导班子建设和“五型机关”创建为抓手,驰而不息建设“模范政治机关”。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完善党委(党组)工作规则和议事决策机制,推动党的组织和党建工作有效覆盖,与嘉陵监狱协同探索党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体系,积极争创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单位,全面增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执行力、战斗力。开展“政治工作大拉练”,纵深推进政治机关建设。

  1. 严明政治规矩:

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省实施细则和我市实施意见,狠抓制度执行,维护制度权威,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净化系统政治生态。

(二)开展“法治建设深化行动”:

1、加强法治统筹:

抓好法治南充、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实施。开展法治建设三方评估和法治督察,推动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扎实有效开展述法工作,做好迎接法治四川建设规划实施情况中期督导的准备工作。深入推进全省“1+8”示范试点成果推广运用,推动市县“法治账图”全覆盖。完善依法治市调研制度,持续打造南充“法治调研+”工作特色。

  1. 深化依法行政:

制定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行动计划,组织对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特色亮点工作进行调研,为示范创建储备项目,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前列。研究制定并推动执行政府年度立法计划,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扎实开展党委决策“三方会审”工作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切实把好决策关口。加强行政应诉工作,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为常态。推广仪陇“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工作经验,指导顺庆、高坪全力推进全省首批示范创建。

3、丰富法治文化:

认真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积极组织“法治文艺进万家”、法治微视频征集展播等活动。持续开办“嘉陵江法治大讲堂”,开设普法公开课,结合热点案件开展“以案说法”。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深化“法律七进”,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积极开展守法普法示范创建,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扩面提质。

(三)开展“高质量发展护航行动”:

1、服务重点项目:

深入推进重点项目法律服务“1+1”专项行动,针对重点项目开展试点,由法律顾问团和专项行动律师服务团提供事前预警、事中排查、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防控和矛盾化解法律服务。

  1. 服务企业发展: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九条措施”贯彻落实,深化“法企共建”。积极推动中小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持续开展“万所联万会”“千所百处帮万企”“法治体检”等专项活动。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全面助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1. 服务民生改善:

建立年度法治民生实事清单,推进法律服务资源向乡村下沉和延伸。规范法律援助经费管理,办好农民工讨薪维权等法律援助案件,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实施律师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健全鼓励和保障法律服务行业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制度机制。

(四)开展“法律服务创优行动”:

1、完善服务平台:

落实南充市“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增强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调度能力,推进实体、网络、热线平台互联互通。持续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建设,推广“电子律师”“视频公证”等服务模式。

  1. 壮大服务队伍:

保持比较优势,持续推进法律服务机构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提高“两公”律师工作覆盖率,大力推进法律服务强市建设。

  1. 优化服务产品:

进一步丰富法律服务产品类型,推动构建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体系,为新领域新业态提供“菜单+订单”式法律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依法有序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实施未成年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法律援助示范工程。

(五)开展“执法监督提质行动”:

1、强化资格管理:

严格组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未通过考试一律不得申领行政执法证件、开展执法活动。

  1. 推行执法标准:

积极贯彻执行省级行政执法标准,推动执法标准化、监督规范化。

  1. 加强重点监督:

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有效运用评查结果,对全市行政执法单位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决定备案情况、行政执法责任制等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监督。

  1. 加大办案力度:

通过投诉举报、案卷评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渠道收集案件线索,对不规范执法、违法执法等行为依法进行调查、立案、办理。

5、严格评议考核:

制定年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方案,落实对市级执法部门和县(市、区)政府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

(六)开展“社区矫正提升行动”:

1、抓细矫正流程:

落实四川社区矫正“1+3+5+N”制度规范,梳理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形成规范直观的流程图,标注存在的风险点,指导社区矫正工作有序开展。

  1. 抓好风险防控:

发挥市、县两级社区矫正委员会作用,抓好工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指导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司法所定期对全市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梳理,有效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思想现状、工作生活、行动轨迹和家庭状况,有力防范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

  1. 抓实案件评查:

开展社区矫正“质效大评查”,通过案件专项评查、电子档案抽查、会同检察院开展联合检查等方式,持续规范外部协作程序和内部执法流程,进一步严格执法标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

  1. 抓紧智慧建设:

加快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打造营山、嘉陵“智慧矫正中心”示范项目。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化联网工作,积极推动社区矫正系统一体化平台与综治“雪亮工程”和公安“天网工程”对接,有效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现象发生。

5、抓牢能力培训:

扎实推进社区矫正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大社区矫正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我省实施细则学习宣传力度,开展业务能力培训,组织专业技能比武,提升能力素养,推进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七)开展“改革创新引领行动”:

1、加快“放管服”改革:

继续抓好省厅委托行权事项承接落实,扎实推进“一网通办”,在简政便民、减少非必要证明、实施告知承诺制度等方面抓紧抓实,缩短办理时长,提高网办效率。

  1. 深化复议改革:

做好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实施全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回头看”,健全行政复议机构运行机制,探索推进行政复议规范标准建设,推广全国行政复议平台试运行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层级监督功能,坚决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1. 探索公证改革:

贯彻《四川省合作制公证处管理办法》,出台工作方案,明确合作制公证机构改革工作原则和合作制公证机构的设立方式、设立条件、报名程序、审批程序以及合作制公证机构的管理等内容,稳妥有序推进合作制公证处改革。

  1. 推进仲裁换届:

完成第四届南充仲裁委员会换届工作,完成仲裁员聘任工作,健全完善仲裁案件报酬支付标准和仲裁案件受理、运行等制度机制,加强南充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建设,为推进仲裁委员会内部治理机制改革做好准备。

5、培育创新工作:

2022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特色亮点培育清单中通过验收的项目总结提炼、宣传推广。今年要继续挖掘典型做法、亮点经验,组织申报培育,优中选强确定3至5个项目,集市县两级之力,加大投入、倾力打造,力争推出几项在省内领先、在西部叫得响的南充经验、南充做法、南充模式。

(八)开展“政风行风整肃行动”:

1、狠抓作风建设:

持续强化党纪国法、警规警纪教育,定期通报典型问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完善覆盖全系统全业务的岗位风险分级分类防控体系。持续整治“四风”问题,重点整治“机关病”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顽疾,锤炼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

  1. 用好监督中心:

建好用好系统政风行风监督中心,归口受理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服务质量投诉举报,视情牵头、协助投诉举报事项处理。建立法律服务案件质量回访制度,健全投诉举报交办、查处、回复制度,定期分析研判政风行风形势。

3、严肃精准问责:

推动形成有效衔接、上下贯通的责任追究工作体系,对在法治建设、法律服务工作中消极懈怠、不推不动、落实不力、失职渎职的,坚持客观公正定责、分级分层追责、依法依规问责,确保形成有力震慑。

统筹抓好六项工作:

一是抓好法考组织;

二是深化调解工作;

三是管好重点人群;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

五是持续夯基固本;

六是加快数智提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